[发明专利]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6513.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县威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2;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董青青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培植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农业培植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农业培植装置容易造成烂根或者补水不足的问题;具体包括支撑槽板和四个培植槽板,所述支撑槽板的底部四角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所述支撑槽板槽口底部内壁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本发明中提出的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限位滑块和橡胶套,在对培植槽板进行抽拉的过程中,第一弹簧可以进一步的对第三滚轮进行上下缓冲,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抽插的稳定性,第一滚轮外橡胶套的设置,也是为了培植槽板抽插过程的缓冲,避免培植槽板在插槽内卡死而难以拔出,提高了装置使用的顺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中涉及农业培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培植是指农业中的种植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等都是农业培植中常见的生产模式。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80428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农业栽培装置,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横向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通过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架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农业栽培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尤其适合于阳台的香菇种植,也可作为阳台的花盆种植的置物架使用。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对栽培物的根系进行补水操作,难以控制根系的水分,容易造成烂根或者补水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培植装置,包括支撑槽板和四个培植槽板,所述支撑槽板的底部四角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所述支撑槽板槽口底部内壁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四个所述培植槽板等距离分布于四个支撑杆之间,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顶板,所述培植槽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蓄水壳体,且蓄水壳体的底部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圆周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排水管盖,所述培植槽板的槽口底部内壁开设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圆周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培植壳体,所述培植壳体的底部成圆弧形结构,所述培植壳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布条,所述培植槽板的槽口内壁和培植壳体的内壁均铺设有同一个布垫,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相邻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插槽,所述培植槽板分别水平插接与插槽内壁。
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凸块。
优选地:所述插槽顶部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圆周外壁均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培植槽板底部四角外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顶部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分别滑动设置于限位滑槽内壁,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滑块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同一个第三滚轮。
优选地:所述培植槽板两侧的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滚轮。
优选地:所述支撑顶板底部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撑板,且两个第三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与支撑槽板的底部内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县威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萧县威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