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6669.2 | 申请日: | 202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永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烁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7/02;C08L77/06;C08L25/06;C08K3/30;C08K3/22;C08K3/24;C08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张瑞刚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激光 标的 镭雕粉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树脂、C5石油树脂、硫酸钡、成核剂、抗氧剂、色粉、润滑剂、氧化硅、二氧化钛、硫化锌、三氧化二铬、氧化钕、氧化铋、氧化锡、钼酸锌、钼酸铵、碱式磷酸铜、氧化铜、铜铬黑、碳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亚铬酸铜、硫氰酸铜、尖晶石、二氧化锡、锡灰、锡酸钠、锡酸钾、硫酸锌、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钠、碳酸钾、间规聚苯乙烯和聚己二酰己二胺;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的制备工艺,制备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包括以下步骤:S1、研磨;S2、粉碎;S3、混合;S4、添加化学剂;S5、烘干;S6、粉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移动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为了提高便携性,现在的消费类产品要求体积轻巧及重量轻,薄型发展趋势。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激光直接成型(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技术的材料应运而生,此材料能够节约空间并减轻移动设备的重量。材料可用于专门的激光将一个组件的电路图蚀刻在模塑后的塑料部件上,然后对该电路图进行电镀,形成的电路就会与激光图案完全一致。但是,由于现有的用于激光镭雕的材料阻燃性不理想,例如:单一的聚碳酸酯阻燃级别为BI级,在镭雕过程中,由于激光的高温,导致材料可燃,在雕饰时导致材料可燃变形,精确性大大降低,同时,一旦材料可燃,将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树脂71.4-90.4份、C5石油树脂2-5份、硫酸钡5-15份、成核剂0.1-0.4份、抗氧剂0.2-0.6份、色粉1-2份、润滑剂0.3-0.6份、氧化硅1-3份、二氧化钛1-3份、硫化锌2-4份、三氧化二铬4-6份、氧化钕1-3份、氧化铋5-7份、氧化锡5-7份、钼酸锌7-9份、钼酸铵7-9份、碱式磷酸铜8-10份、氧化铜8-10份、铜铬黑5-7份、碳酸铜5-7份、硫酸铜6-8份、氯化铜6-8份、亚铬酸铜7-9份、硫氰酸铜7-9份、尖晶石8-10份、二氧化锡8-10份、锡灰1-3份、锡酸钠2-5份、锡酸钾2-5份、硫酸锌3-5份、三氧化二锑3-5份、五氧化二锑3-5份、锑酸钠4-6份、碳酸钾4-6份、间规聚苯乙烯4-6份和聚己二酰己二胺4-6份。
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的制备工艺,用于制备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包括以下步骤:
S1、研磨:将等量成分的硫酸钡、氧化硅、二氧化钛、硫化锌、三氧化二铬、氧化钕、氧化铋、氧化锡、钼酸锌、钼酸铵、碱式磷酸铜、氧化铜、铜铬黑、碳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亚铬酸铜、硫氰酸铜、尖晶石、二氧化锡、锡灰、锡酸钠、锡酸钾、硫酸锌、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钠、碳酸钾、间规聚苯乙烯和聚己二酰己二胺分别倒置于化学釜中进行研磨,形成混合物;
S2、粉碎:将等量成分的聚丙烯树脂和C5石油树脂混合倒置于化学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形成化合粉;
S3、混合:将S1中形成混合物与S2中形成的化合物倒置于化学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并形成初代物;
S4、添加化学剂:将等量成分的成核剂、抗氧剂、色粉和润滑剂分别倒置于化学混合机中并与S3中制成的初代物进行混合,进而形成初代黏稠物;
S5、烘干:将S4中形成的初代黏稠物放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并形成料板;
S6、粉碎:将S5中形成料板放置于化学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形成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打标的镭雕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材料应用在激光直接成型方面,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阻燃性,防止镭雕时因材料可燃造成电路图蚀刻不准确或者毛糙,同时消除了因可燃带来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烁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烁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6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暗盒防脱结构的墙面电力插座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换刀的数控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