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7685.3 | 申请日: | 2020-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刁钰城;孙丽;李宏男;周国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98;E04B1/36;E04H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多维 响应 大型 剪切 耗能 减震 装置 | ||
1.一种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上中空圆台(3)、球面环A(5)、球面环B(6)、“葫芦型”转动球体(7)、上杠杆臂(9)、球面铁板A(10)、上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1)、球面环C(12)、球面环D(13)、下杠杆臂(14)、下中空圆台(15)、球面铁板B(16)、下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7)、弹簧螺栓(18)和上部结构(19);
所述顶板(1)与上中空圆台(3)的上端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上中空圆台(3)的下端与球面环A(5)焊接;所述球面环A(5)与球面环B(6)间装有“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上部球体,三者通过高强螺栓锁紧固定;所述“葫芦型”转动球体(7)设置有上螺栓孔腔和下螺栓孔腔,“葫芦型”转动球体(7)通过上螺栓孔腔与上杠杆臂(9)的下端连接;所述上杠杆臂(9)的上端通过球面铁板A(10)上的螺栓孔腔与球面铁板A(10)连接,所述球面铁板A(10)与上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1)通过粘合剂连接固定;所述顶板(1)内表面的凹球面部分设置有球面凹槽,上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1)嵌入到球面凹槽中;所述底板(2)与下中空圆台(15)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下中空圆台(15)与球面环D(13)焊接;球面环C(12)和球面环D(13)间装有“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体,三者通过高强螺栓锁紧固定;所述“葫芦型”转动球体(7)通过下螺栓孔腔与下杠杆臂(14)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杠杆臂(14)的下端与球面铁板B(16)通过螺栓孔腔连接,球面铁板B(16)与下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7)通过粘合剂连接固定;所述底板(2)内表面的凹球面部分设置有球面凹槽,下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7)嵌入到球面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环B(6)由左球面环和右球面环两部分拼接构成,所述球面环C(12)由左球面环和右球面环两部分拼接构成;所述球面环A(5)和球面环D(13)的材料、外形和尺寸相同,所述球面环B(6)和球面环C(12)的材料、外形和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杠杆臂(9)和下杠杆臂(14)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顶板(1)通过弹簧螺栓(18)与上部结构(19)连接,上部结构(19)与桥面板固接,底板(2)通过高强螺栓与桥梁结构的桥墩或桥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杠杆和双球铰组成的杠杆球铰转动机构不仅将位移响应放大b/a倍后传递到上杠杆臂(9)的上端,而且将位移响应放大c/a倍后传递到下杠杆臂(14)的下端,从而增加剪切耗能材料之间的相对位移量,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其中,a为“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心至上部球心的距离;b为“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心至上杠杆臂(9)上端的距离;c为“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心至下杠杆臂(14)下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杠杆和双球铰组成的杠杆球铰转动机构不仅将位移响应放大b/a倍后传递到上杠杆臂(9)的上端,而且将位移响应放大c/a倍后传递到下杠杆臂(14)的下端,从而增加剪切耗能材料之间的相对位移量,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其中,a为“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心至上部球心的距离;b为“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心至上杠杆臂(9)上端的距离;c为“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心至下杠杆臂(14)下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6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