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压防爆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8809.X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0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少杰;李军;张志华;何毅;沙宏磊;俞天野;洪申平;孙吉松;王向荣;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防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防爆系统控制方法,属于防爆技术领域,在第一气源风机和第一电动阀开启后,仅当每个第一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均小于第一预设浓度、第二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小于第二预设浓度且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和/或第二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则启动第二气源风机,并同时开启第二电动阀。并在至少一个第一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或者第二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时,则报警并关闭工作装置。能够通过第二气源风机进行补气,确保供气单元持续供气,并且检测两个气源风机进气口的爆炸性气体浓度及检测正压防爆腔体内的爆炸性气体的浓度,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压防爆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如在石油、化工等危险的现场,正压型防爆系统越来越广泛的被用于具有爆炸性危险场所,比如对磁悬浮鼓风机等工作装置的防爆保护。
现有的正压防爆系统供气多采用现场供气,但是现场供气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并且现场存在易爆炸的气体,影响正压防爆系统的安全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压防爆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场供气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并且现场存在易爆炸的气体,影响正压防爆系统的安全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压防爆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正压防爆系统包括:
供气单元,包括供气管道、第一气源风机、第二气源风机、两个第一气体检测器、以及均连接于所述供气管道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气源风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气源风机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两个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气源风机的进气口;
正压防爆腔体,其上设置有第二气体检测器、第二压力检测器、泄压阀和安全阀,所述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正压防爆腔体;
控制器,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二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第二电动阀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气体检测器均用于检测爆炸性气体的浓度;
所述正压防爆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S1、启动正压防爆系统,判断每个第一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是否均小于第一预设浓度,若是,则执行S2,若否,则报警并关闭正压防爆系统;
S2、启动第一气源风机,并同时开启第一电动阀;
S3、在第一预设时间后,判断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若是,执行S4;若否,则报警并关闭正压防爆系统;
S4、开始计时,并判断时间T1内是否接收到允许开启正压防爆腔体内的工作装置开机的信号,若是,则开启工作装置,若否,则报警并关闭正压防爆系统;
S5、S4中开启工作装置后,判断每个第一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是否均小于第一预设浓度,判断第二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浓度,判断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判断第二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压力;仅当每个第一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均小于第一预设浓度、第二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小于第二预设浓度且第一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和/或第二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执行S6;若至少一个第一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和/或第二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则报警并关闭工作装置;
S6、启动第二气源风机,并同时开启第二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8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