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在水稻种质资源播种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8934.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岩;聂立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4 | 分类号: | A01C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万静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组合式 条播 播种 种质 资源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在水稻种质资源播种中的应用,该应用包括:整地后,利用播种机将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直接压入整好的稻田中,再进行水稻育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经种子编织机编织而成,由播种带A和播种带B构成;播种带A,包括纸带A和包裹在纸带A内的水稻种子;播种带B,包括纸带B和包裹在纸带B内的颗粒混合物;播种带A和播种带B通过同向旋转缠绕的方式组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条播播种带专门针对于水稻种子,将其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播种中,解决了水稻育种领域中水稻材料繁多、种植面积小、播种效率低和工人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在水稻种质资源播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我国水稻育种工作中,因存在水稻材料多、种植面积小、很难实现机械化栽培等影响因素,水稻的种植仍以手工育秧、人工栽插为主,大大增加了种质资源管理和育种工作的成本。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适用于小型播种器械的水稻播种带,将水稻种子“条带化”,从而促进水稻育种工作的机械化,提高育种效率,并降低因繁复的育秧、插秧过程而造成的管理混乱问题。
播种带需要通过种子编织机进行编织,其原理是通过真空泵将作物种子吸起,按照一定的速度放入均速运行的纸带中,同时利用可降解棉线将纸带捆扎起来。现有的种子编织机主要包括机箱、播种带盘、种子吸盘和供种盒(器);其中,播种带盘固定于机箱的前表面,种子吸盘固定于机箱的顶部,供种盒固定于种子吸盘上且位于种子吸盘的一侧,供种盒设有供种通道和供种口,供种口与种子吸盘相对。通过电机驱动种子吸盘旋转,由于种子吸盘内部有真空,边缘有微小的气孔,所以在种子吸盘转动时,每一个微小的气孔都会吸取供种口处的一个种子,该种子会随着种子吸盘转动,当种子到达最低点时,种子脱落,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方的纸带上,被紧接的缠线模块缠绕起来,形成一根条状纸绳,种子被牢固的固定在纸带中。
目前,已知的播种带主要用于园艺种子的播种;在作物领域,也主要是适用于圆粒型的种子,例如:玉米、花生等。像水稻这类细长型的作物种子,尤其是籼稻种子,因其形状不规则且细长,很难保证每个气孔都只吸取一个种子,造成现今还没有相配套的播种带和种子编织机。水稻育种领域目前除常规移栽方式外,无其他更高效的栽培方法以适应水稻育种的要求。
此外,在水稻播种后还经常会受到鸟害和鼠害的影响,易造成播种失败;所以,还需考虑如何施用驱避剂,以确保实现一播全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稻种子的播种带,并将其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管理和育种工作,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专门针对于水稻种子的组合式条播播种带,并将其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播种中,解决了水稻育种领域中水稻材料繁多、种植面积小、播种效率低和工人成本高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在水稻种质资源播种中的应用,包括:整地后,利用播种机将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直接压入整好的稻田中,再进行水稻育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
所述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经种子编织机编织而成,由播种带A和播种带B构成;播种带A,包括纸带A和包裹在纸带A内的水稻种子;纸带A的带体表面附有用于增强播种带耐拉伸力的线绳;播种带B,包括纸带B和包裹在纸带B内的颗粒混合物;所述颗粒混合物由肥料和驱避剂均匀混合后制粒而成;所述播种带A和播种带B通过同向旋转缠绕的方式组合而成。
如果田面不够平整,可以做厢,开沟排水,以确保种子不会淹水,之后使用人工或配套机械将播种带平铺在厢面上,轻压使泥土刚好盖过播种带。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组合式条播播种带在水稻种质资源育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8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