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气井井筒测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0089.0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白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梁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117 | 分类号: | E21B47/117;E21B47/002;E21B3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033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气井 井筒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井筒测漏装置,包括空压泵,空压泵右侧设有观测模块,空压泵上设有总压力表,观测模块包括三通阀,三通阀右侧设有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胶囊注气管线,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上设有注气压力表,胶囊注气管线上设有胶囊压力表,空压泵右侧相对位置设有煤层气井,煤层气井竖直向下布置,煤层气井与地下土层之间设有井筒壁,井筒壁内部相对位置设有上层膨胀胶囊,上层膨胀胶囊下部相对位置设有下层膨胀胶囊,下层膨胀胶囊、上层膨胀胶囊的空气主入口设有可以远程控制的双向电磁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高效快速的测试井筒的气密性,确定泄露区段,精准到1米的范围,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井井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气井井筒测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埋深2000m以浅的资源量在36.8万亿m3,作为一种资源和煤炭开采行业的“拦路虎”同时存在。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需要施工煤层气井,对井筒进行下入套管、固井等作业,形成开采煤层气的核心路径和气体流动的通道,煤层气井筒的气密性和稳定性成为煤层气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煤层气井的生命周期中,井筒稳定,气密性好,不泄漏,可为煤层气、水等流体流动提供稳定、可靠通道,保证了煤层气开采持续、稳定开展;相反若井筒受到损伤、腐蚀,出现气密性差、漏气等现象,降低了煤层气开采效率,严重的开采不出煤层气,或者导致井下采空区漏风严重、煤层自燃等现象。在出现煤层气产量异常,煤矿采空区煤层气井煤层气浓度降低异常、井下采空区漏风等现象,分析确认为煤层气井井筒气密性差、泄漏等情况下,需要准确确定泄漏、损伤区段的具体位置,目前尚没有一种测试煤层气井井筒气密性的有效、快速方法,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煤层气井井筒的气密性测试装置和方法,为修复煤层气井井筒、保障其气密性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气井井筒测漏装置,高效快速的测试井筒的气密性,确定泄露区段,精准到1米的范围,提高检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气井井筒测漏装置,包括空压泵,空压泵右侧设有观测模块,空压泵上设有总压力表,观测模块包括三通阀,三通阀右侧设有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胶囊注气管线,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上设有注气压力表,胶囊注气管线上设有胶囊压力表,空压泵右侧相对位置设有煤层气井,煤层气井竖直向下布置,煤层气井与地下土层之间设有井筒壁,井筒壁内部相对位置设有上层膨胀胶囊,上层膨胀胶囊下部相对位置设有下层膨胀胶囊,上层膨胀胶囊与下层膨胀胶囊间隙设置,上层膨胀胶囊与下层膨胀胶囊之间形成测试区段,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贯穿上层膨胀胶囊,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与测试区段相连通,胶囊注气管线上部相对位置与上层膨胀胶囊相连通,胶囊注气管线下部向下贯穿上层膨胀胶囊,胶囊注气管线底部与下层膨胀胶囊相连通,上层膨胀胶囊底部设有向下布置的井下视频探头,井下视频探头向下贯穿下层膨胀胶囊,下层膨胀胶囊、上层膨胀胶囊的空气主入口设有可以远程控制的双向电磁阀。
进一步的,井下视频探头上安装有云台,地面上设有显示器,井下视频探头与地面上的显示器,无线连接传输信号。
进一步的,上层膨胀胶囊的形状大小与下层膨胀胶囊的形状大小相同,上层膨胀胶囊和下层膨胀胶囊的形状、大小,与井筒壁内测壁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的,注气及压力测试管线、胶囊注气管线的长度,与井筒壁的深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上层膨胀胶囊和下层膨胀胶囊通过胶囊注气管线注入空气膨胀。
上述一种煤层气井井筒测漏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测试深度与预设压力等参数,向井内预设上层膨胀胶囊、下层膨胀胶囊等井筒气密性测试装置;
S2、按照井筒的深度,将井筒分等分为8段或10段或15段等,并预设对应气密性测试装置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梁学院,未经吕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