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双极板及控制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0314.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彭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极板 控制器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双极板及控制器组件,其中,电连接器用于连接双极板与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及多个接触端子,连接器主体形成有多个呈贯通设置的插接孔,插接孔的一侧用于供双极板的连接端插接固定,多个接触端子一对一地插设于多个插接孔的另一侧,接触端子的一端用于与双极板抵接导通,接触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连接;双极板包括双极板本体及嵌入臂,嵌入臂设于双极板本体的一侧并用于与插接孔插接,嵌入臂上设有用于供按夹的压接臂容置的容置口及用于供插接孔内壁卡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本发明改进了电连接器和双极板的结构,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双极板及控制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电锥双极板与电池电压监测(Cell Voltage Monitoring,CVM)控制器主要是用一个电连接器进行连接,在连接时,先将双极板插入至电连接器上,再经过电线将讯号或电能传送到CVM控制器件上,以进行数据和能量转换。然而,这种电连接器为两片弹片式接触端子夹持的结构,这种结构对产品的夹持力要求相对比较大,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力的影响,接触端子会受力变形,使得接触端子夹持力变小而可能导致产品出现间断性接触不良现象,这种电连接器的稳定性较差。
基于此,如何提升了双极板与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的连接稳定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旨在提高双极板与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的连接稳定性,以避免接触不良或断连等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双极板与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主体,形成有多个呈贯通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一侧用于供所述双极板的连接端插接固定;以及
多个接触端子,多个所述接触端子一对一地插设于多个所述插接孔的另一侧,所述接触端子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双极板抵接导通,所述接触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接触端子均包括端子本体及分设于所述端子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用于与所述双极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用于与所述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本体上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插接孔内对应所述限位块的位置设有止退槽,所述限位块卡入所述止退槽内,以限制所述接触端子沿背离所述双极板的方向从所述插接孔内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宽度,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连接处具有呈台阶状的抵接边,所述插接孔的内壁对应所述抵接边的位置设有抵接适配的接触边,所述抵接边与所述接触边抵接,以限制所述接触端子沿靠近所述双极板的方向从所述插接孔内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靠近所述双极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插接孔内壁方向弯折的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沿所述接触端子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臂弯折设置有弯折段,在所述接触端子伸入至所述插接孔内并处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止退槽卡接的位置时,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双极板抵接,以使所述双极板与所述电池电压监测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的导电体插入的套接段,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导线铆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