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灯光引诱的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0320.6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桂香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2;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灯光 引诱 微生物 防治 害虫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害虫防治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灯光引诱的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部上方安装有下机箱,所述固定板上方位于下机箱内部安装有贮存箱,所述贮存箱内部设有杀虫剂,所述贮存箱里设有抽取泵,所述抽取泵上安装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另一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贮存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面中心处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侧部安装有摆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侧部安装有上机箱,该装置将机箱分割为上机箱和下机箱,使被引诱到机箱内部的害虫得以被隔离,使害虫无法逃出,并且附加摆动装置,使引诱灯可以摆动起来,提升照射范围,引诱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灯光引诱的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顾名思义,即有害的虫子,是人类对一些虫类动物的定义,与益虫相反,主要分为昆虫类与非昆虫类,且种类与数量繁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害虫,例如蚊子、苍蝇、跳蚤、蟑螂等;这些小生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给植物带来死亡与严重灾害。
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性,人为设置灯光诱杀害虫。大多数害虫的视觉神经对波长330-400纳米的紫外线特别敏感,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高效地诱杀多种害虫,但以鳞翅目害虫为最多,其次为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害虫。黑光灯诱虫时间一般在5-9月份。在害虫成虫发生期,每亩设一盏黑光灯,每晚9点开灯,次晨关灯。在无风、闷热的夜晚诱虫量最多。
现有的灯光引诱装置大多无法扩大光源照射的范围,使该装置只能针对一小块的区域,无法通过摆动光源的方式来吸引更大范围的害虫,且在吸引到害虫之后无法对害虫进行隔离,导致有大量的害虫未能被处理,且无法自动对害虫进行处理,还需要人工来喷洒杀虫剂,费时费力,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扩大照射范围,且能够隔离害虫的基于灯光引诱的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灯光引诱装置大多无法扩大光源照射的范围,使该装置只能针对一小块的区域,无法通过摆动光源的方式来吸引更大范围的害虫,且在吸引到害虫之后无法对害虫进行隔离,导致有大量的害虫未能被处理,且无法自动对害虫进行处理,还需要人工来喷洒杀虫剂,费时费力,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灯光引诱的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部上方安装有下机箱,所述固定板上方位于下机箱内部安装有贮存箱,所述贮存箱内部设有杀虫剂,所述贮存箱里设有抽取泵,所述抽取泵上安装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另一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贮存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面中心处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侧部安装有摆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侧部安装有上机箱。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顶部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轴承链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旋转盘和右旋转盘,所述左旋转板和右旋转板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侧部安装有第一卡键,所述第一滑杆外侧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内部开有第一杆槽,所述第一滑杆位于第一杆槽内部,所述第一杆槽内部开有第一键位槽,所述第一键位槽与第一卡键相配合,所述控制箱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定位杆一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另一端与控制箱侧壁轴承连接;所述控制箱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部轴承链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顶端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定位杆内部开有第二杆槽,所述第二杆槽内部开有第二键位槽,所述第二杆槽内部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侧部安装有第二卡键,所述第二卡键与第二键位槽相配合,所述第二滑杆底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底部安装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套接在螺纹杆上。
优选地,所述左旋转盘、右旋转盘靠近第一转盘的一面设有防滑面料,所述第一转盘的侧部一周设有防滑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桂香,未经杨桂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温快速萃取漆树中黄酮和酚酸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