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0423.2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A·赫尔佐格;T·德雷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F15B13/0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孙云汉;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模块(2),供电模块具有电控制输入端(15)和供电输入端(18)以及电控制输出端(19)和供电输出端(22)而且具有布置在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的控制线(23),控制线构造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其中供电输入端分配有至少一个供电组,供电组包括供电馈线(33)和供电引线(34),供电馈线和供电引线分别在供电输入端与供电输出端之间延伸,而且供电组包括切换装置(40),切换装置与控制线耦合并且切换装置具有布置在供电馈线中的馈线开关(41),其中耗电器输出端构造用于对外部耗电器的供电并且经由输出馈线(48)与供电馈线连接而且经由输出引线(49)与供电引线连接,其中输出馈线连接在馈线开关与供电输出端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模块。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16 213 725 A1公知一种用于模块化构造的控制装置的串行模块,该串行模块包括第一串行接口和第一总线接口以及第二串行接口和第二总线接口,其中在这两个总线接口之间构造总线通信线而在这两个串行接口之间构造多条连接线,而且其中这些连接线至少部分地Z形链地布置在这两个串行接口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功能范围增大的供电模块。
该任务对于在开头所提到的类型的供电模块来说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该供电模块包括模块外壳,该模块外壳具有:第一耦合面,用于与阀模块装置的布置在前面的功能组件耦合;和第二耦合面,用于与阀模块装置的布置在后面的功能组件耦合,其中在第一耦合面上构造电控制输入端和供电输入端而且其中在第二耦合面上构造电控制输出端和供电输出端,其中在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布置控制线,该控制线构造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其中供电输入端分配有至少一个供电组,该供电组包括供电馈线和供电引线,该供电馈线和供电引线分别在供电输入端与供电输出端之间延伸,而且该供电组包括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与控制线耦合并且该切换装置具有布置在供电馈线中的馈线开关,用于供电馈线的选择性的连接和中断,其中在该模块外壳的侧面上布置耗电器输出端,该耗电器输出端构造用于对外部耗电器的供电并且该耗电器输出端经由输出馈线与供电馈线连接而且经由输出引线与供电引线连接,其中输出馈线连接在馈线开关与供电输出端之间。
该供电模块的模块外壳被设置用于插接到功能模块组中,以便形成功能单元,借助于该功能单元,例如可以运行一定数量的气动执行器和/或电执行器,这些气动执行器和/或电执行器尤其被用在复杂的加工机器中。示例性地规定:模块外壳至少尽可能方形地来构造,其中模块外壳的一个表面构造为第一耦合面,用于将该供电模块耦接到布置在前面的功能组件上,该功能组件尤其可以是阀模块装置的功能组件。该供电模块的与第一耦合面互斥或相反地取向的第二耦合面构造用于耦接至少一个其它的功能组件。
针对相邻的功能组件的电连接规定:在第一耦合面上构造电控制输入端和供电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电控制输入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可以在功能组件之间被传输,尤其是从上级控制器出发在这些功能组件之间被传输。这些控制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组合。优选地,这些控制信号经数字编码并且对应于专用总线协议或通用总线协议。经由供电输入端来提供供电电压。应示范性地假定:在供电输入端上提供接地电位以及与该接地电位不同的供电电压电位。
在第二耦合面上构造电控制输出端和供电输出端,所述电控制输出端和供电输出端对应于上述电控制输入端和供电输入端的组合。优选地,电控制输入端和电控制输出端实施为彼此对应的插拔连接,而供电输入端和供电输出端同样实施为彼此对应的插拔连接。
在模块外壳之内,在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布置控制线,该控制线构造用于传输控制信息。例如,控制线可包括正好一根电线或者由多根电线的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