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0878.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晶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34 | 分类号: | C25D5/34;C25D3/56;C25D7/00;C25F1/00;C23G1/02;C25D5/48;C23C22/73;C23C2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徐会娟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把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涉及钝化工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依次进行的前序清洗部分、电镀锌镍部分、无钴钝化部分以及后续处理部分。本发明的汽车门把手经过着色,以在汽车门把手的电镀锌镍层表面形成铬酸盐钝化膜后,经水洗进入与仕上槽内,使得铬酸盐钝化膜与仕上剂进一步反应,填充在钝化层空隙内以形成致密且不含硅酸盐和树脂的无机封闭层;进而在烘干冷却尔以及封闭后实现无机封闭层的成型;再在封闭后通过依次进行80℃与180‑210℃的烘干将固化封闭层,以提升盐雾性能,使得经过该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汽车门把手具有避免仕上层断裂、产品盐雾性能达到300小时无白锈以及1000小时无红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钝化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通过在制件表面上镀锌镍,来提高钢铁制件的耐腐蚀性,从而延长钢铁制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提高钢铁制件的防腐蚀性能和装饰性,须对镀层进行钝化处理,以生成一层耐腐蚀性高、装饰性好的钝化膜。
目前,主要采用三价铬钝化剂对钢铁件进行表面钝化处理,三价铬钝化剂较之传统的六价铬钝化剂更为环保安全,减少了钝化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提升了钝化作业的环保性。
但是由于传统的三价铬钝化剂通常分含有机酸和不含有机酸两大类。同时为了提高钝化膜的耐腐蚀性,在钝化液中含有大量的钴盐。在潮湿的环境或者钝化膜没有彻底干燥的条件下钝化膜中的二价钴通过有机羟酸使二价钴氧化为三价钴。由于三价钴不稳定,它从三价铬夺取电子变成稳定的二价钴,从而将使三价铬变成六价铬,影响到环保安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该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具有有效防止钝化废液污染环境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门把手的制造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前序清洗部分、电镀锌镍部分、无钴钝化部分以及后续处理部分;
所述无钴钝化部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钝化液,并将钝化液导入钝化槽内;
步骤2、控制钝化槽内钝化液的PH至1.8-2.2,且温度为15-25℃;
步骤3、将电镀锌镍后的汽车门把手置入钝化槽内,在空气搅拌压力为7-9KPa下,持续90-110s取出,水洗;
步骤4、准备仕上剂,并将仕上剂导入仕上槽内;
步骤5、控制仕上槽内仕上剂的PH至4.8-5.2,且温度为40-50℃;
步骤6、将经由钝化液浸泡并水洗后的汽车门把手置入仕上槽内,在空气搅拌压力为7-9KPa下,持续10-20s取出,烘干,且烘干温度为60-80℃,再冷却;
其中所述钝化液包括水以及浓度为90-110ml/L的IZB-256CFA、浓度为4-6ml/L的IZB-256BY1和浓度为15-25ml/L的98%硫酸;所述仕上剂包括水以及浓度为100-200ml/L的ZTB-118X。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镀锌镍部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电镀液,并将电镀液导入电镀槽内;
步骤2、控制电镀液的温度为30-37℃;
步骤3、将前序清洗后的汽车门把手置入电镀槽内,控制电流为1-2A/dm2,电镀时间120-130min后取出,水洗;
其中,所述电镀液包括水以及浓度为7-9g/L的锌离子、1.3-2.0g/L的镍离子和110-130g/L的氢氧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晶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晶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