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的区块链系统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1078.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郑群儒;吴天文;纪超;周卓伟;陈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 代理人: | 唐海斐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用电 系统 节能 领域 区块 架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的区块链系统架构,其包括节能设备、数据采集装置、节点服务器和终端设备;节能设备安装于用户负载进线侧;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于节能设备进线端与出线端;节点服务器采用云端服务器或物理服务器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服务;节能设备通过Modbus协议与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数据采集装置通过MQTT协议和HTTP协议与节点服务器通信连接;节点服务器间通过HTTP协议通信连接形成区块链;节点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通过本发明的区块链系统架构,可实现对用户节能数据的计量认证及节能贡献奖励,进行节能证书发行分配与交易结算等功能的应用,鼓励用户节能减排,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的区块链系统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配用电系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其节能降耗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因此如何对配用电系统大量的节能数据进行记录、管理、衡量其价值并进行量化奖励,促进用户节能减排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向。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首先,区块链中的数据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其次区块链中的数据都对应着价值的产生或转移,使得节能数据的价值量化奖励成为可能。
然而目前在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区块链技术鲜少被应用。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的区块链系统架构,有效保证物理数据真实可靠,实现对用户节能数据的计量认证及节能贡献奖励,进行节能证书发行分配与交易结算等功能的应用,鼓励用户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的区块链架构,实现对用户节能数据的计量认证及节能贡献奖励,进行节能证书发行分配与交易结算等功能的应用,鼓励用户节能减排,应用前景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系统节能领域的区块链系统架构,其包括节能设备、数据采集装置、节点服务器和终端设备;节能设备安装于用户负载进线侧;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于节能设备进线端与出线端;节点服务器为多个,节点服务器采用云端服务器或物理服务器的实现方式,节点服务器与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各个节点服务器作为区块链节点相互连接形成区块链;终端设备与区块链通信连接,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设备通过Modbus协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MQTT协议和HTTP协议与所述节点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各个节点服务器间通过HTTP协议通信连接;所述节点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设备具备用户负载的定电压控制功能,以实施负荷的降压节能建模;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节能设备一定时间段的节能数据,并打包上传至设备节点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降压节能建模为利用节能设备的定电压控制功能,调节负载电压于负载额定电压至用户端配电变压器输出电压间变动,通过电压调节测试识别负载类型占比参数以建立用户的静态负荷模型,所述的负载类型包括恒阻抗负载、恒电流负载和恒功率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服务器按照是否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分为设备节点服务器和非设备节点服务器;按照是否参与设备节点节能数据认证,分为验证节点服务器和非验证节点服务器;部分节点服务器兼任设备节点服务器和验证节点服务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节点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节能设备的节能数据计算节能计量结果并提取数据特征,向所有验证节点服务器发出数据验证申请。
更进一步地,所述验证节点服务器从符合计量标准的节能数据中提取数据特征进行比对验证节能计量结果的真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1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滑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证书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