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1677.6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吴迎文;杨瑞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26;F25B13/00;F25B39/00;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空调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扁管(1)、转接件(2)、第一集流管(3)和第二集流管(4),第一集流管(3)设置在换热扁管(1)的第一端,第二集流管(4)设置在换热扁管(1)的第二端,转接件(2)沿换热扁管(1)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转接件(2)设置在换热扁管(1)的第一端,换热扁管(1)的第一端通过转接件(2)连接在第一集流管(3)上;和/或,转接件(2)设置在换热扁管(1)的第二端,换热扁管(1)的第二端通过转接件(2)连接在第二集流管(4)上。根据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能够使得制冷剂流量分配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由若干扁管、连接于扁管之间的翅片以及连接于扁管两端的两根集流管组成。微通道流换热器由于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较普通铜管翅片式换热器更具有优势,已作为单冷机冷凝器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上。
然而,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集内孔直径必须大于扁管的宽度才能完成装配,因此导致集管内部空间较大,会降低集管内的制冷剂流速,导致换热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气液分层,进入扁管时分液不均,降低换热器性能,同时增大制冷剂充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能够使进入扁管的冷媒分液更均匀,提高换热器性能,同时减小冷媒充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扁管、转接件、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设置在换热扁管的第一端,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换热扁管的第二端,转接件沿换热扁管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
转接件设置在换热扁管的第一端,换热扁管的第一端通过转接件连接在第一集流管上;
和/或,转接件设置在换热扁管的第二端,换热扁管的第二端通过转接件连接在第二集流管上。
优选地,转接件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扁管槽,换热扁管安装在扁管槽内,位于换热扁管第一端的转接件的管口连接至第一集流管,和/或位于换热扁管第二端的转接件的管口连接至第二集流管。
优选地,转接件远离集流管的管口通过封挡件密封。
优选地,第一集流管为液管,转接件连接在换热扁管的第一端与液管之间,液管的直径小于换热扁管的宽度。
优选地,转接件伸入液管的长度为液管内孔半径的一半。
优选地,位于换热扁管第一端的转接件与换热扁管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液管沿轴向形成至少两个间隔的腔体,每个腔体均对应连接有转接件。
优选地,液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断槽,隔断槽内安装有隔片,隔片被配置为将液管沿轴向分隔为至少两个腔体。
优选地,液管包括至少两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分段,至少一个分段在底部位置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形成缩口结构,每个分段均形成独立的腔体。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为上述的微通道换热器。
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节流装置和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微通道换热器依次连接,四通阀安装在压缩机的排气口。
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分流器,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为液管,第一集流管沿轴向形成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腔体,分流器的分流口与腔体一一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1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传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幕墙工程施工的骨架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