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2002.3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应秦飞;阮小红;王文龙;李正财;阮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丰县天宝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10 | 分类号: | B03D1/10;B09B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陈志辉 |
地址: | 3315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萤石 开采 高效 回收 利用 方法 | ||
1.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萤石矿开采生产后的尾渣,将其放入自滤水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储存,通过自滤水干燥箱内部的多道滤水复合层使尾渣分层放置;
S2、尾渣中的水分自上而下自动聚集在滤水复合层中,随着水量的增多,滤水复合层向下沉落,对下层存放的尾渣进行挤压,促进尾渣的滤水;
S3、水分聚集在滤水复合层后,滤水复合层下端的气引式干燥棒遇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热量,对滤水复合层中的水分进行消耗,同时,因气体的快速产生,使气引式干燥棒自身产生振动;
S4、气引式干燥棒喷出的热流进入下层尾渣内部,热流带动尾渣内部水分的流动,同时对水分进行加热,促进水的汽化,加速下层尾渣内部的干燥;
S5、气引式干燥棒在尾渣内部进行振动,实现了对尾渣的抖动,尾渣内部的水分在振动情况下可加速向下流动,促进下层尾渣的滤水;
其中,所述滤水复合层包括滤板(3)、填料网板(4)和弹性集水袋(5),多个气引式干燥棒均匀分布于滤水复合层的下侧,所述气引式干燥棒包括固定连接于弹性集水袋(5)下端的密封外筒(6),所述密封外筒(6)的内侧设有吸水棉(7),所述吸水棉(7)的上端贯穿弹性集水袋(5)并与弹性集水袋(5)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水棉(7)的内侧设有空心填料棒(8),且吸水棉(7)的内端和空心填料棒(8)的外端相接触,所述空心填料棒(8)的上端与填料网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填料棒(8)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孔(801),所述空心填料棒(8)的内部填充有反应粉(9),所述密封外筒(6)的侧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主散气孔(601),所述密封外筒(6)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副散气孔(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滤水干燥箱包括外壳(1),多道所述滤水复合层在外壳(1)的内部呈上下均匀分布,所述滤板(3)、填料网板(4)和弹性集水袋(5)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且填料网板(4)固定连接于滤板(3)和弹性集水袋(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筒(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热棒(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网板(4)包括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的回型框(41),所述回型框(41)的内部开设有回型腔(4101),所述回型框(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与回型腔(4101)相通的主导料管(42)和副导料管(43),所述主导料管(42)和副导料管(43)呈十字形分布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主导料管(42)内部和副导料管(43)内部相通,多个所述空心填料棒(8)分别固定连接于主导料管(42)和副导料管(43)的交汇处,且空心填料棒(8)与主导料管(42)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型框(4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注料管(11),所述注料管(11)贯穿外壳(1)的内壁并与外壳(1)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注料管(11)的外端螺纹连接有管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集水袋(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2),所述导水管(12)贯穿外壳(1)内壁并与外壳(1)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Z形排水管(13),所述导水管(12)远离弹性集水袋(5)的一端与Z形排水管(13)固定连接,且导水管(12)与Z形排水管(13)相通,所述Z形排水管(1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远离Z形排水管(13)的一端铰接有箱门(2),所述箱门(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萤石矿开采尾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粉(9)由碳酸铝粉和钠粉混合而成,且碳酸铝粉和钠粉的质量比为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丰县天宝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永丰县天宝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0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