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埋地金属管道极化电位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105.X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白锋;曹方圆;赵录兴;何堃;黄流建;何宁辉;沙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金属 管道 极化 电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埋地金属管道极化电位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土壤中金属极化电位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选取圆形测试试片,以测试试片为中心,将参比电极布置在测试试片四周,并确定参比电极与测试试片的位置信息;将布置参比电极的测试试片与目标土壤处的埋地金属管道连接,待充分极化后,断开测试试片与埋地金属管道的连接,获取断开连接瞬间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确定杂散电流引起的参比电极间的地电位梯度;根据参比电极间的地电位梯度确定埋地金属管道的极化电位。本发明操作简单,极易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中金属极化电位测量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埋地金属管道极化电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极化电位是埋地金属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主要通过测量管道金属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
直接测量管道金属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除包含所需的金属极化电位外,还包含有管道金属与参比电极之间土壤的IR降,该IR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管道流入/流出电流引起的IR降,二是地中电流引起的IR降。
IR降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电流I,二是电阻R,电流在测量的瞬间被中断,I=0,IR=0,IR降立即消失,为消除管道自身阴保电流在试片与参比电极之间的土壤IR降,常规管道阴保电位(极化电位)测量中,通常采用试片断电法进行测量,该方法是在测试点处埋设一个裸露试片,其材质、埋设状态与管道相同,试片与管道金属部分通过电缆连接。通过断开试片与管道连接的瞬间记录电位即可获得不含阴保电流IR降的管地电位差。
试片断电法虽然能消除由试片流入/流出电流(包含管道自身阴保电流和进出管道的接地极电流)引起的IR降,但无法消除试片附近地中电流引起的IR降,特别是对于邻近高压直流接地极等入地电流大、影响范围广的管道,土壤中电流引起的IR降会极大的影响管地极化电位的测量结果。因此,为获得埋地金属管道的真实极化电位,正确评价阴极保护系统的保护效果,有必要采取措施消减IR降对极化电位测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埋地金属管道极化电位的方法,包括:
选取圆形测试试片,以测试试片为中心,将参比电极布置在测试试片四周,并确定参比电极与测试试片的位置信息;
将布置参比电极的测试试片与目标土壤处的埋地金属管道连接,待充分极化后,断开测试试片与埋地金属管道的连接,获取断开连接瞬间的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确定杂散电流引起的参比电极间的地电位梯度;
根据参比电极间的地电位梯度确定埋地金属管道的极化电位。
可选的,参比电极,包括:参比电极I、参比电极II和参比电极III;
参比电极与测试试片的位置信息,包括:参比电极I中心点与测试试片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10、参比电极I与参比电极II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12、参比电极I中心点与参比电极III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13、以参比电极I中心点与测试试片中心点连线为起始边,以参比电极I中心点与参比电极II中心点连线为终点边的夹角φ1,和以参比电极I中心点与测试试片中心点连线为起始边,以参比电极I中心点与参比电极III中心点连线为终点边的夹角φ2。
可选的,测量数据,包括:测试试片相对于参比电极I间的电位差V10、参比电极II相对于参比电极I间的电位差V12、参比电极III相对于参比电极I间的电位差V13。
可选的,确定杂散电流引起的参比电极间的地电位梯度,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