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568.6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罗孚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9/08;B24B49/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玻璃 磨边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一种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玻璃底胚进行切割并得到初胚,并使其边缘留下余量,在切割得到的初胚的任意两个位置标记上定位点;S2、将初胚设置在磨边装置上进行固定,将磨边装置的图库中调取适配初胚的加工图纸,加工图纸上具有与定位点对应的坐标位置;S3、用视觉定位装置使加工图纸中的坐标位置与初胚上的定位点对应后完成定位,然后沿初胚边缘进行打磨。本发明具有定位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
背景技术
异形玻璃的生产,需先经过数控切割机对大片的原材料进行优化分割,切出毛坯件。毛坯件须按照后道工艺磨边的需要,以及产品的质量要求预留磨边余量。
玻璃切割后,需要在加工中心上对玻璃边部进行精磨-粗磨-抛光处理。具体做法为将毛坯件放上加工平台的固定吸盘,在控制系统中选取设计好的磨边程序,使用一种定位方法使得玻璃放置位置与磨边程序能够对应起来,以便设备能够准确按照产品外形进行加工。
传统的定位方式有两种,一种采用三靠山定位方法,另一种为角视觉定位,玻璃至少需要有两个角才能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解决了传统定位方式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玻璃底胚进行切割并得到初胚,并使其边缘留下余量,在切割得到的初胚的任意两个位置标记上定位点;
S2、将初胚设置在磨边装置上进行固定,将磨边装置的图库中调取适配初胚的加工图纸,加工图纸上具有与定位点对应的坐标位置;
S3、用视觉定位装置使加工图纸中的坐标位置与初胚上的定位点对应后完成定位,然后沿初胚边缘进行打磨。
在上述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中,所述余量0.8-1.5mm。
在上述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中,所述打磨包括粗磨和精磨,粗磨量为0.5-1mm,精磨量为0.3-0.5mm。
在上述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中,所述定位点可采用油墨盖章、激光蚀刻、记号笔标记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异形玻璃的磨边工艺中,所述定位点的标记位置为非余量位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磨边时无须提前设置靠山,准备时间短,可快速切换型号。
2.定位点位置不受形状限制,由于2个定位点距离越远,精度越高,可以优选对角位置设置(对角线距离最远)。
3.任意形状均能适应,普适性强。
4.内部定位点不受到边部偏差影响,需要预留的磨边余量最小化,磨边效率,特别是只需粗磨边产品的效率可以显著提高。
5.磨削下来的玻璃粉量较小,耗材成本和维护成本均降低。
6.磨削量小,因此边部不易崩边,成品率提高。
7.定位标可以用颜色、形状等特征提高背景对比,识别率高,方便附加装置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靠山定位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靠山定位方法中遇到飞边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3是角视觉定位方法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罗孚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罗孚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止水带拉裂的变形缝节点防水构造
- 下一篇:一种土鸡户外养殖防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