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理光学建模的认知雷达隐身目标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736.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清;李萌;郭钰章;高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41;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理光学 建模 认知 雷达 隐身 目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隐身目标检测领域,为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建模的认知雷达隐身目标检测方法,与目前存在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将认知雷达引入隐身目标检测中,能够更好的感知环境信息,提高检测概率。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物理光学建模的认知雷达隐身目标检测方法,先用物理光学的方法对隐身目标的雷达横截面积进行建模,然后布置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个雷达,接收机根据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功率计算信噪比,不断调整接收机与发射机和目标之间的角度,使得信噪比达到最大,从而提高检测概率。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雷达设计制造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隐身目标检测领域,目前存在的检测方法都是基于被动雷达基础之上的,具 体涉及到的是将隐身目标用物理光学建模,布置认知雷达网络找到最大检测隐身目标的角度, 从而达到提高检测概率的作用。
背景技术
认知雷达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和环境组成,是一个闭环系统[1]。接收机的关键功能之 一是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反馈给发射机,发射机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参数,从而不断提高系统 的估计和检测性能。
隐身目标[2]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 不易发现的目标。雷达横截面积[3]是衡量目标隐身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征了目标在雷 达波照射下所产生回波强度的一种物理量。是目标在单位立体角内接收机处散射功率与入射 波在目标上的功率密度之比的4Π倍。物理光学[4]的方法是一种雷达横截面积建模的方法, 能够更直观的观察不同角度隐身目标的雷达横街面积的大小。
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战略战术防御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人们思考如何摧毁隐 身武器,研究反隐身技术。双基地和多基地通过利用角度多样性信息是一种有效的反隐身技 术[5]。在欠奈奎斯特散射波欺骗干扰的影响下,平流层气球负载的双基地雷达系统被用于改 进隐身目标的检测性能[6]。平流层气球负载的双基地雷达系统对F-117隐身目标模型检测[7]。
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介绍上,文献[8]和文献[9]概述了雷达隐身与反隐身的几种技 术特点及对抗措施,分析了隐身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局限性,并针对其局限性,介绍了几种雷 达反隐身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1]S.Haykin,“Cognitive radar:a way of the future,”IEEE SignalProcessing Magazine,vol. 23,no.1,pp.30–40,Jan.2006.
[2]理查森.现代隐身飞机[M].科学出版社,1991.
[3]Knott E F,Shaeffer J F,Tuley M T.Radar Cross Section[J].2004,41(4):215-217.
[4]韩磊,王自荣.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06,29(2):34-38.
[5]H.Kuschel,J.Heckenbach,S.Muller,and R.Appel,“On the potentials ofpassive, multistatic,low frequency radars to counter stealth anddetect lowflying targets,”in Radar Conference,2008.RADAR’08.IEEE,2008,pp.1–6.
[6]M.Barbary and P.Zong,“Novel anti-stealth on sub-nyquist scatteringwave deception jammer with stratospheric balloon-borne bistatic radar usingka-stap-ftrab algorithm,”IEEE Sensors Journal,vol.15,no.11,pp.6437–6453,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减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间隙的激光切割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