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汽车曲轴锻件模锻闷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3149.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K1/08 | 分类号: | B21K1/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汽车 曲轴 锻件 模锻闷车 方法 | ||
一种解决汽车曲轴锻件模锻闷车的方法,减小了坯料的尺寸,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又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锻造载荷,解决了锻造过程中设备闷车的问题,针对汽车曲轴类锻件制定合理的制坯工步,并相应设计合理的型槽,对预锻型槽采用在曲轴锻件每90°处弯曲处添加阻尼沟以利于聚料,取消原楔形毛边槽以降低变形抗力,这样可在保证锻件质量情况下减小原材料坯料的尺寸或重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锻造载荷,解决了锻造过程中设备闷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曲轴类锻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解决汽车曲轴锻件模锻闷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上一个重要的结构件,由于曲轴锻件形状复杂、尺寸较大,模锻时所需的锻造载荷较大,如果锻模结构不合理,热模锻压力机容易产生闷车现象,损害锻压设备,因此合理的锻模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某型号汽车曲轴锻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热模锻压力机出现了闷车现象,因此本文首先对某锻造厂设计的模具进行了计算分析,模拟使用的坯料尺寸为φ110×530mm,模拟结果见说明书附图1所示,从图1(a)的曲轴终锻件图可以看出,锻件成形情况良好,没有产生任何缺陷,但飞边均匀且比较厚大。图1(b)为锻造载荷曲线图,第Ⅰ段曲线为预锻时的载荷曲线,第Ⅱ段曲线为终锻时的载荷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预锻过程中,热模锻压力机闷车时的载荷大约为10400吨左右,终锻载荷为5080吨。从模具结构这方面来考虑,某锻造厂设计的预锻模具型腔里面增加了楔形结构,想利用此楔形结构产生阻力迫使锻件充满型槽。但是这样的模具结构增大了锻造载荷,加之所使用的坯料尺寸较大,因此预锻的载荷极大地超出了压力机的额定载荷,从而导致了设备闷车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汽车曲轴类锻件设计合理的制坯工步,合理设置毛边槽的结构形式及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尺寸规格,在保证锻件质量情况下减小毛边即减小原材料坯料的尺寸或重量,达到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锻造载荷,解决锻造过程中设备闷车故障的问题。
一种解决汽车曲轴锻件模锻闷车的方法,包括三个型槽:弯曲型槽、预锻型槽和终锻即完成三个制坯工步,弯曲型槽纵剖面形状按照锻件的水平面投影,弯曲型槽各处高度尺寸按(0.7~0.8)B锻,B锻为热锻件在分模面上相应位置的宽度;预锻型槽在曲轴锻件每90°处弯曲处添加阻尼沟。
优选的,对不同规格汽车曲轴同样适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针对汽车曲轴类锻件制定合理的制坯工步,并相应设计合理的型槽,对预锻型槽采用在曲轴锻件每90°处弯曲处添加阻尼沟以利于聚料,取消原楔形毛边槽以降低变形抗力,这样可在保证锻件质量情况下减小原材料坯料的尺寸或重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锻造载荷,解决了锻造过程中设备闷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φ110×530mm)的汽车曲轴锻件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弯曲制坯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数值图;
图4为本发明的曲轴锻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模具结构优化设计,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包括三个型槽:弯曲型槽、预锻型槽和终锻即完成三个制坯工步。主要在弯曲型槽和预锻型槽毛边结构上进行了发明设计。
弯曲型槽纵剖面形状按照锻件的水平面投影,弯曲型槽各处高度尺寸按(0.7~0.8)B锻设计,B锻为热锻件在分模面上相应位置的宽度。见说明书附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