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3436.5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成;邓毅文;孙杨;熊祥;孟宪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德胜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部 轮廓 维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用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轮廓结构,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包括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及连接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匹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可以有效维持固定耳部原始的正常轮廓结构,避免耳部出现形态畸形以及解剖结构畸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外表也越来越重视,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整容手术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人们采用整容手术对面部以及人体其他的一些部位进行整形。鼻部整形术即对鼻部进行整形美容的外科手术,是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最普遍的手术之一。而耳软骨隆鼻是指通过使用自身耳软骨移植作为隆鼻材料的一种鼻部整形术,由于其整形效果良好,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到了临床中。
耳甲腔软骨和耳甲艇软骨是鼻整形术中软骨的良好来源之一,耳软骨切取过程难免破坏软骨结构的完整性和牢固性,术后如不对提取部位加以良好的固定,可导致提取部位瘢痕增生、耳轮廓结构错位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心理。目前常规对术后提取部位的固定是使用的棉球加压包扎的方式,然而,采用棉球加压包扎的方式缺乏良好外力支撑,存在脱落的风险,不能良好的维持耳部正常轮廓结构,导致依然容易出现提取部位瘢痕增生、耳轮廓结构错位畸形等问题。并且耳甲腔软骨和耳甲艇软骨从耳软骨切取术后,耳部正常轮廓结构的保持及术后瘢痕最小化一直以来是整形外科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由于耳软骨切取术后对提取部位仅通过棉球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固定,不能良好的维持耳部正常轮廓结构,导致容易出现提取部位瘢痕增生、耳轮廓结构错位畸形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可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的正常轮廓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耳部提取部位出现瘢痕增生以及耳轮廓结构出现错位畸形。
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用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轮廓结构,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包括:
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
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匹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设置;
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上;
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上,且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能相互产生吸引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均为软磁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上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上的外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的形状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形状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背面的形成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相适配,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均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均为硅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