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4271.3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步文博;汪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特乃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B01D21/24;B01F7/18;C01F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6601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生产 沉淀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所述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箱;搅拌管,所述搅拌管转动安装在所述沉淀箱内,且所述搅拌管的顶端贯穿所述沉淀箱;多个搅拌叶,多个所述搅拌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管上;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开设在所述搅拌管上;从动锥齿,所述从动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管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的顶部;主动锥齿,所述主动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主动锥齿与所述从动锥齿相啮合。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具有便于定量送料、送料速度均等、沉淀速率快、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氧化铝粉的生产工艺越来越高,已经可以生产1微米以下的氧化铝粉。纳米氧化铝透明液体XZ-LY101颜色无色透明。该纳米氧化铝透明分散液中使用的是5-10纳米的氧化铝,该氧化铝是纳米氧化铝经过层层深加工筛选出来的氧化铝,添加到各种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硅丙乳液等树脂的水性液体中,添加量为5%到10%,可以提高树脂的硬度,硬度可达6-8H,完全透明,该纳米氧化铝液体可以是水性的或者油性的任何溶剂,同时可以做各种玻璃涂层材料,宝石,精密仪器材料等,氧化铝粉是在专门的工厂由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极细微的白色粉料,流动性很好,不溶于水,能溶解在熔融的冰晶石中,氧化铝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沉淀设备。
然而传统的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大多直接添加沉淀剂混合,不能控制进料量与进料速度,导致反应时间长、沉淀速率慢,工作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定量送料、送料速度均等、沉淀速率快、工作效率高的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铝粉体生产用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箱;搅拌管,所述搅拌管转动安装在所述沉淀箱内,且所述搅拌管的顶端贯穿所述沉淀箱;多个搅拌叶,多个所述搅拌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管上;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开设在所述搅拌管上;从动锥齿,所述从动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管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的顶部;主动锥齿,所述主动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主动锥齿与所述从动锥齿相啮合;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的顶部;料箱,所述料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筒体,所述筒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的顶部,且所述筒体位于所述料箱的下方;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料箱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安装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相连通;活塞板,所述活塞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管与所述搅拌管转动密封连接;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内,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搅拌管转动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筒体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沉淀箱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箱的底部,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贯穿沉淀箱并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内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加热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的一侧设有加料管和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位于所述加料管的下方,所述加料管与所述排料管上均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特乃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特乃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4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