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节能热脱附窑体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4308.2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姜玉肖;李辉辉;田立斌;高运志;姜鸿喆;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7B1/24;B07B1/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晓月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污染 土壤 修复 高效 节能 热脱附窑体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节能热脱附窑体机构,包括:双筒式窑体单元、筛孔、扬料板,所述双筒式窑体单元包括热脱附窑体和用于对大小颗粒土进行粒径分级的筛状滚筒。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节能热脱附窑体机构,利用双筒式结构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级,在强化粗颗粒的脱附过程中,也提高了细颗粒的脱附效率,实现节能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高效节能的大型模块化热脱附窑体设备。
背景技术
异位热脱附技术作为目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之一,可以分为直接热脱附和间接热脱附设备,其中前者应用更为广泛。热脱附设备的核心单元之一是土壤热脱附窑体,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土壤热脱附的效率和系统能耗。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了多种结构的直接热脱附窑体,但是其窑体均为单筒结构,其内部设计理念是通过改变和优化窑体扬料板结构,使得土壤在其他与高温烟气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修复效率。
有机污染土壤在热脱附窑体加热修复过程中常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有机污染土壤在单筒式回转窑转动时易堆积成块,仅使土壤堆体表面与窑内热空气接触,土壤堆体内部无法有效的与热空气接触,土壤与热空气的传热效果较差,从而导致达到预定温度时回转窑能耗较高。
二是由于土壤颗粒/团粒的差异性大,不同颗粒大小土壤所需的热脱附时间不同,颗粒大热脱附时间长,颗粒小热脱附时间相对短。目前单筒式热脱附窑体的结构无法实现对粒径进行分选,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粗粒径的土壤进行强化脱附。为了确保较粗的颗粒能有效修复达标,只能提高脱附温度或验收脱附时间,最终导致修复效率低、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节能热脱附窑体机构,具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在土壤修复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节能热脱附窑体机构,其包括:双筒式窑体单元、筛孔、扬料板,
所述双筒式窑体单元包括热脱附窑体和用于对大小颗粒土进行粒径分级的筛状滚筒,所述筛状滚筒同心设置于所述热脱附窑体内,所述筛状滚筒和所述热脱附窑体采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筛状滚筒的直径小于热脱附窑体的直径,所述热脱附窑体的内壁与筛状滚筒外壁之间设置有腔体,
在筛状滚筒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筛孔,且由筛状滚筒的上料口到出料口,筛孔的直径逐渐变化,
扬料板均布与筛状滚筒内,所述扬料板的连接端与筛状滚筒焊接,扬料板的扬料端为锯齿状,并向筛状滚筒的中心延伸。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一端与热脱附窑体焊接,另一端与筛状滚筒焊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筛状滚筒的直径是热脱附窑体的直径的1/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热脱附燃烧器的火焰中心靠近或位于筛状滚筒中心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由筛状滚筒的上料口到出料口,筛孔直径逐渐变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扬料板的长度约为筛状滚筒直径的1/3~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双筒式结构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级,在强化粗颗粒的脱附过程中,也提高了细颗粒的脱附效率,实现节能增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4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体育教育训练的网球发球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铝合金动力电池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