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75016.0 申请日: 2020-10-09
公开(公告)号: CN114425456A 公开(公告)日: 2022-05-03
发明(设计)人: 胥明;高焕新;刘远林;魏一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1J38/02 分类号: B01J38/02;B01J38/56;B01J29/90;C07C7/148;C07C15/02
代理公司: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卑莹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烯烃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有机溶剂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冲洗处理;S2.对洗涤后的催化剂进行焙烧处理;S3.对焙烧后的催化剂进行烧炭处理,得到再生的催化剂。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降烯烃催化剂进行再生,不仅可有效清除催化剂上的积炭,且再生后的催化剂无需补铝,继续使用时降烯烃性能优良,催化剂可以恢复到原初始活性90%以上,可以进一步降低催化剂使用成本,大大延长降烯烃催化剂工业使用寿命,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根据该方法得到的再生催化剂,以及其在降烯烃中的应用,属于降烯烃催化剂领域。

背景技术

芳烃原料通常来自于石油重整和裂化等,通常包含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可用作各种石化工艺的原料。然而,由于芳烃原料常含有不饱和烃,不饱和烃通常为单烯烃、多烯烃和苯乙烯等,可能影响下游的副反应和产品质量,不利于原料的应用,因此,需要对原料预先进行处理,以降低原料的不饱和烃含量。使用白土对芳烃原料进行处理以去除不饱和烃的方法已经在石油和化工领域中广泛应用,但是白土处理使用周期短,通常几周就需要更换,且不能再生,产生固废量大,不利于环保。分子筛也可以被用于降低原料中不饱和烃的催化剂,与白土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固废量低的优点。但是,分子筛的价格通常比白土昂贵,因此,分子筛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良好活性是工业应用的前提。

降烯烃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催化剂表面和内部孔道的积炭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大分子稠环芳烃在催化剂孔道酸中心上的沉积。此外,失活催化剂孔道中还吸附少量原料等。考虑到环保等问题,通常,失活催化剂在拆卸前需要高温水蒸气处理,拆卸下来的催化剂还需要450度以及上持续的高温焙烧。但这些处理方法对于降烯烃催化剂来说是致命的,高温下水蒸气作用不仅会造成催化剂崩碎,还会造成分子筛的脱铝而使催化剂活性下降。持续在高温条件下焙烧,容易导致破碎,不仅会使得再生催化剂强度下降,粉化,还会造成催化剂表面积下降,催化性能下降。焙烧为放热反应,在氧气或空气下烧焦时,没有对焙烧的温度进行控制,会造成过热现象,或使分子筛催化剂的骨架脱铝,从而导致催化剂局部永久性失活。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相对较温和的条件下再生催化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存在的催化剂寿命和良好活性不能兼具的问题,提供一种降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降烯烃催化剂进行再生,不仅可有效清除催化剂上的积炭,且再生后的催化剂无需补铝,继续使用时降烯烃性能优良,催化剂可以恢复到原初始活性90%以上,可以进一步降低催化剂使用成本,大大延长降烯烃催化剂工业使用寿命,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有机溶剂对失活的降烯烃催化剂进行冲洗处理;

S2.对洗涤后的催化剂进行焙烧处理;

S3.对焙烧后的催化剂进行烧炭处理,得到再生的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降烯烃催化剂包括分子筛和粘结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子筛为MWW分子筛,优选所述分子筛的酸量不低于0.9mgNH3/100mg。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分子筛的酸量不低于1mg NH3/100mg,优选不低于1.2mg NH3/100mg,进一步优选为1.2-2.5mg NH3/100mg。采用该种优选实施方式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并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该分子筛的酸量通过氨吸附法测得,该分子筛的酸量测试方法包括:在空气气氛下,将所述分子筛在500℃下焙烧1h,降至25℃称重,重量记为a;然后将焙烧后分子筛置于氨气浓度为5体积%的氨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30min,然后用氮气吹扫1h,称重,重量记为b;分子筛的酸量按照下式(1)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5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