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5469.3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单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24/08;H04W28/0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吴薇薇;张颖玲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特率 自适应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WFD连接的情况下,检测所述WFD连接中的P2P链路质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数据传输的源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端设备;根据所述P2P链路质量,按照特定的调整策略,调整当前WFD连接中的比特率;按照调整后的比特率,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目标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还同时提供了一种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定于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WFD(Wi-Fi Display,无线显示)连接后,采用固定比特率方式传输数据,投屏画面处于固定清晰度。但是,无论网络质量好坏,采用固定的比特率,采集视频源会导致传输不稳定和画面缺失等问题。例如,当前投屏方案采用高清晰度进行投射,一旦用户网络质量出现波动,投射画面会出现卡顿,马赛克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WFD连接的情况下,检测所述WFD连接中的P2P(Peer-to-Peer,点对点)链路质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数据传输的源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端设备;
根据所述P2P链路质量,按照特定的调整策略,调整当前WFD连接中的比特率;
按照调整后的比特率,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目标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WFD连接的情况下,检测所述WFD连接中的P2P链路质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数据传输的源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端设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2P链路质量,按照特定的调整策略,调整当前WFD连接中的比特率;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调整后的比特率,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目标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比特率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WFD连接的情况下,检测所述WFD连接中的P2P链路质量,然后,根据所述P2P链路质量,按照特定的调整策略,调整当前WFD连接中的比特率,最后,按照调整后的比特率,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目标数据。如此,通过实时检测两个设备之间的P2P链路质量,动态地调整传输数据的比特率,可以有效解决无线连接中出现的各种未预期的链路质量波动导致的花屏、卡顿、音视频不同步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FD涉及的技术及协议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5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