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脱硫钠盐提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5791.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范壮;郭方明;王晓楠;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64 | 分类号: | C01B17/64;C01C3/2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白楠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脱硫 钠盐 提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炼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脱硫钠盐提纯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蒸发釜、第二蒸发釜、第一冷凝冷却器、第二冷凝冷却器、第一真空槽、第二真空槽相连,还包括蒸发釜、储釜、脱色釜、压滤机、离心机与新地下槽;储釜通过管路与冷凝冷却器相连,冷凝冷却器通过管路与真空槽相连,储釜通过管路与离心机相连,离心机通过管路与新地下槽相连,脱色釜通过管路与压滤机相连,压滤机通过管道与新地下槽相连。实现煤气脱硫液中硫代硫酸钠、硫氰酸钠的脱色、提纯,净化脱硫液,既能保证塔后硫化氢环保指标合格,又能实现经济效益增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脱硫钠盐提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焦化厂回收作业区精脱硫工序含有提盐部分,现有的煤气脱硫钠盐提纯系统及方法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提盐系统能力小,仅2台蒸发釜及附属冷凝冷却器、真空泵,只运行两台蒸发釜,若副盐含量继续上涨,当副盐含量超过350g/L时,二级塔后H2S含量容易波动、熔硫器容易结晶堵塞,影响球团、发电锅炉、煤气用户正常生产。二是副盐含量≥300g/L时,容易导致熔硫器、沉降罐及前后管路堵塞,熔硫器中段温度低、硫磺产量少,容易导致清液、脱硫液系统悬浮硫高;三是原设计装置产品为硫代硫酸钠及硫氰酸钠的混合物即混盐、未脱色,该混盐产品无市场需求,只能通过配煤的方式处理,一旦,该唯一的处理方式被中断,就会导致混盐大量积压、无处存放,影响在线生产和煤气脱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脱硫钠盐提纯系统及方法,实现煤气脱硫液中硫代硫酸钠、硫氰酸钠的脱色、提纯,净化脱硫液,既能保证塔后硫化氢环保指标合格,又能实现经济效益增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气脱硫钠盐提纯系统,包括第一蒸发釜、第二蒸发釜、第三蒸发釜、第四蒸发釜、第一冷凝冷却器、第二冷凝冷却器、第三冷凝冷却器、第四冷凝冷却器、第五冷凝冷却器、第一真空槽、第二真空槽、第三真空槽、第四真空槽、第五真空槽、储釜、第一沉降罐、第二沉降罐、第一熔硫器、第二熔硫器、第一地下槽、第二地下槽、第一离心机、第二离心机、第一脱色釜、第二脱色釜、第一压滤机与第二压滤机。
第一蒸发釜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凝冷却器相连,第二蒸发釜通过管路与第二冷凝冷却器相连,第一、第二冷凝冷却器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第二真空槽相连,第一、第二冷凝冷却器通过管路与第一地下槽相连;储釜通过管路与第五冷凝冷却器相连,第五冷凝冷却器通过管路与第五真空槽相连,储釜通过管路与第一、第二离心机相连,第一、第二离心机通过管路与第二地下槽相连,第一、第二脱色釜通过管路与第一、第二压滤机相连,第一、第二压滤机通过管路与第二地下槽相连。
所述第三蒸发釜通过管路与第三冷凝冷却器相连,第三冷凝冷却器通过管路与第三真空槽相连;第四蒸发釜通过管路与第四冷凝冷却器相连,第四冷凝冷却器通过管路与第四真空槽相连。
所述第一脱色釜通过管路与第一压滤机相连,第一压滤机通过管路与第二地下槽相连,第二脱色釜通过管路与第二压滤机相连,第二压滤机通过管路与第二地下槽相连。
所述第一离心机一端通过管路与储釜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地下槽相连,第二离心机一端通过管路与储釜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地下槽相连。
所述第一蒸发釜通过管路与第一沉降罐相连,第一沉降罐通过管路与第一熔硫器相连,第二蒸发釜通过管路与第二沉降罐相连,第二沉降罐通过管路与第二熔硫器相连。
一种煤气脱硫钠盐提纯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精脱硫沉降罐后脱硫液先进入第一、第二脱色釜,脱除掉颜色;脱色后的脱硫清液被泵抽送至第一、第二压滤机,过滤掉活性碳,然后自流至第二地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5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