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丝宽度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5804.X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柯海森;丰峰;田俊;李声亮;严天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钤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9 | 代理人: | 唐灵;赵杰香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丝 宽度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丝宽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限位装置、测宽装置、传感装置等四个部分,所述限位装置用以限制通入的焊条使其保持平直,所述测宽装置测量焊条宽度,所述传感装置读取焊条宽度数据。本发明通过对处于生产流程中的焊丝宽度进行实时测量进而达到对生产的焊条厚度测量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对生产焊丝的设备进行及时调整,使生产的焊条厚度符合生产标准,同时降低废品率,减少材料损耗。本发明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4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丝宽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当时代进入机械化生产时代后,对于焊接工艺而言,为提高焊接产量而使用自动化焊接设备后一个问题随之产生,那就是若使用薄厚不均的焊条会对焊接后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同时为适应出口焊丝标准,需要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焊丝。
在焊钎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初始的焊丝进行加热、拉丝、压扁、打标及后续清洗等一系列流程从而得到最终的焊钎。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压扁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产生肉眼难以发觉的形变,这会导致压制出的焊钎不符合标准。同时,由于现有的生产线流程中的打标环节,焊钎上的标记对直接的厚度测量存在影响。
现阶段焊丝标准的检测尚处于人工抽样检测,这种方式无法保证生产出的每一包焊丝都符合标准,同时人工检测存在费时费力,误差大的缺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连续、高精度的焊丝宽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人工检测中误差大及无法保证每一段焊丝符合标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丝宽度测量装置。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丝宽度测量装置,包括测宽装置和传感装置,所述测宽装置包括法兰轴承、轴承探头、连接轴和第三柔性弹簧,所述法兰轴承侧面与轴承探头分别抵住待测焊条的两侧,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轴承探头上并向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柔性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向所述轴承探头所在一侧提供推力使所述轴承探头抵住所述待测焊条,所述传感装置包括传感探头,所述传感探头抵住所述连接轴延伸一侧的尾部,测量时,所述待测焊条沿长度方向运动,使该待测焊条不同位置处的宽度被所述轴承探头通过所述连接轴传递至所述传感器探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丝宽度测量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放置在所述测宽装置前后对称位置处的前置限位装置和后置限位装置,所述待测焊条经过所述前置限位装置进入所述测宽装置并从所述后置限位装置中拉出,使得所述待测焊条在宽度和厚度方向上受所述前置限位装置和后置限位装置的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置限位装置和后置限位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该前置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柔性弹簧、H槽轴承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装在所述H槽轴承正上方两者相互吻合,所述第一轴承可相对所述H槽轴承上下活动,所述第一柔性弹簧装在第一轴承的两端提供指向H槽轴线的压力,所述焊条通过前置限位装置和后置限位装置的H槽轴承的H槽形成焊条通道,所述焊条通道垂直于第一轴承与H槽轴承轴线形成的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法兰轴承轴线位置固定,法兰轴承沿轴线方向上下活动,所述法兰轴承的顶部设有一凸起部位,该凸起部位卡住焊条的上表面。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宽装置还包括推力球轴承、第二柔性弹簧,所述推力球轴承在法兰轴承的上方,两者轴线对齐,第二柔性弹簧在推力球轴承的上方提供沿推力球轴承轴线方向上的压力使推力球轴承与法兰轴承贴合。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宽装置还包括轴用挡圈,所述连接轴上铣有凹槽加装轴用挡圈,所述第三柔性弹簧的一端抵住轴用挡圈套在连接轴上。由于刚压制出的焊条温度较高,其质地较软,为避免焊条通过本装置产生形变,所有柔性弹簧只提供弱压力,其具体压力范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有两个定位孔固定,所述连接轴轴线与焊条垂直,连接轴沿连接轴轴线方向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5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