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7023.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8;G06F1/16;G06K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郭鹏飞;林祥翔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特征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装置,当判定第一触控面朝向当前用户,由于第一触控面的下方设置有传感单元,处理单元将控制所述传感单元采集位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区内的用户部位的生物特征信息。当判定第二触控面朝向当前用户时,处理单元会控制所述第二触控面显示虚拟用户部位和虚拟生物特征识别区,由于虚拟用户部位在所述第二触控面上的显示位置与当前用户部位在所述第一触控面上的位置相对应,因而当虚拟用户部位位于第二触控面上的虚拟生物特征识别区内时,此时处理单元将会控制所述传感单元采集位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区内的用户部位的生物特征信息。本申请可以解决屏内生物特征识别器件在显示屏折叠后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0514071.7,申请日为2017年6月29号,申请名称为:一种折叠式显示屏的触点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移动装置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或笔记本计算机等,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用户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这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的用户信息,因而信息安全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的信息安全保护方式中,指纹识别加密是其中的重要一项。现有指纹识别技术大多还停留在终端的开机解锁或屏幕解锁功能上,需要设置一专门的按键(如苹果手机的home键),并在按键的下方置入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以采集用户在按键上留下的指纹。由于需要设置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一方面增加了终端加工安装的复杂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终端整体的厚度,限制了终端屏幕薄型化、全屏化及可卷曲式应用的发展。因此,开发嵌入显示屏内的指纹识别技术与操作方法,达到全屏显示且配备多指指纹识别的功能,才能满足移动装置完美的用户体验。
此类装置共同必备之器件乃是触摸显示屏,而当前显示技术已往柔性显示屏之方向快速发展。柔性显示屏可广泛应用在可折叠式移动装置或是可卷曲式行动装置,并衍伸出目前硬式移动装置截然不同的外观和功能。例如:可折叠式智能手机可展开成智能平板,搭配外置键盘成为可携式笔记本计算机等等。藉由柔性显示屏的功能实现,可将多种个别行动装置的特征融合成单一装置,且实现装置轻薄便携的用户体验,例如美国专利US8804324、美国专利US9176535等专利所述。
目前显示屏技术包括液晶显示(LCD)屏或有源阵列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屏等,皆是以薄膜电晶管(TFT)结构扫描并驱动单一画素,以实现屏上画素阵列之显示功能。形成TFT开关功能的主要结构为半导体场效晶体管(FET),其中熟知的半导体层主要材料有非晶硅、多晶硅、氧化铟镓锌(IGZO)、或是混有碳纳米材料之有机化合物等等,藉由耐高温之高分子聚合物基材,例如:聚酰亚胺薄膜,可将此类薄膜晶体管器件实现在柔性基材上。
由于光侦测二极管(Photo Diode)的结构亦可采用此类半导体材料制备,且生产设备也兼容于TFT阵列的生产设备,因此近年来TFT光侦测二极管开始以TFT阵列制备方式作生产,并广泛应用在X光感测平板器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CN103829959B、CN102903721B所描述。相较于传统结晶材料制备之影像传感器件,所述TFT光感测阵列薄膜材料之光能隙(Bandgap)皆以可见光为主要吸收范围,因此较易受环境可见光之干扰形成噪声,导致信号噪声比(SNR)较低。受限于此,TFT光感测阵列初期的应用乃是以X光感测平板器件应用为主,主因即为X光属短波长光且准直性高,X光影像先入射到感测平板上配置之光波长转换材料,将X光影像转换较长波长之可见光再直接于感测平板内部传输至TFT光感测阵列薄膜上,避免了周围环境之可见光形成噪声干扰,如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CN103829959B、CN102903721B所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7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