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7344.4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龙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4/8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接收端的蓝牙状态为未打开状态,通过NFC的P2P模式与所述接收端交换蓝牙状态以及蓝牙地址信息;
确定所述接收端的蓝牙状态变更为打开状态,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蓝牙连接超时时,等待预设时长后,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二蓝牙连接;
基于所述第二蓝牙连接传输所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端的蓝牙状态为打开状态,通过NFC的P2P模式与所述接收端交换蓝牙状态以及蓝牙地址信息,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三蓝牙连接;
基于所述第三蓝牙连接传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NFC的P2P模式与所述接收端交换蓝牙状态以及蓝牙地址信息,包括:
通过NFC的P2P模式创建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LLCP链路;
基于所述LLCP链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一蓝牙状态以及第一蓝牙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LLCP链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第二蓝牙状态以及第二蓝牙地址信息;
所述第一蓝牙状态以及第一蓝牙地址信息为所述发送端的蓝牙状态和蓝牙地址信息,所述第二蓝牙状态以及第二蓝牙地址信息为所述接收端的蓝牙状态和蓝牙地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接收端的蓝牙状态变更为打开状态,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端的蓝牙状态变更为打开状态且所述发送端的蓝牙状态为未打开状态,打开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并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确定接收端的蓝牙状态为未打开状态,通过NFC的P2P模式与所述接收端交换蓝牙状态以及蓝牙地址信息;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接收端的蓝牙状态变更为打开状态,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传输数据。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接收端的蓝牙状态为未打开状态,打开所述接收端的蓝牙,通过NFC的P2P模式与发送端交换蓝牙状态以及蓝牙地址信息;
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数据。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确定接收端的蓝牙状态为未打开状态,打开所述接收端的蓝牙,通过NFC的P2P模式与发送端交换蓝牙状态以及蓝牙地址信息;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发送端的蓝牙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数据。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73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