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8217.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冲;程辉;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侯玲玲;张印铎 |
地址: | 230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卷芯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原始单元,第一折片单元包括可对折的第一电极折片、位于第一电极折片内且与第一电极折片的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单体和隔离第一电极折片与第一电极单体的隔膜层,第二折片单元包括可对折的第二电极折片、第二电极单体和隔离第二电极折片与第二电极单体的隔膜层,卷绕至少一个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原始单元,以能翻转贴合形成卷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无需大量切片、工艺流程简单且能提高能量密度,以及能避免卷芯入壳时被刮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卷芯多采用卷绕、叠片的成型方式。但卷绕式卷芯和叠片式卷芯各自均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地,卷绕式卷芯的截面呈椭圆形,电池内部张力不均,在圆角处易出现反应不均匀、活性材料掉粉等缺陷,当卷芯进行入壳时,圆角处易与铝壳产生剐蹭,从而导致卷芯破损、短路等;卷绕式卷芯的优点是制造流程简单、成型速度较快、易于批量化生产。叠片式卷芯的优点是电池各处反应均匀、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多采用“Z型叠片”、热复合叠片的方式,但该方式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极片进行切片、堆叠等,工艺流程复杂、制造精度难以保证、效率较低、难以大批量生产。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无需大量切片、工艺流程简单且能提高能量密度,以及能避免卷芯入壳时被刮伤。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原始单元,所述第一折片单元包括可对折的第一电极折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折片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极折片的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单体和隔离所述第一电极折片与所述第一电极单体的隔膜层,所述第二折片单元包括可对折的第二电极折片、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折片内且与所述第二电极折片的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单体和隔离所述第二电极折片与所述第二电极单体的所述隔膜层,所述第一电极折片与所述第二电极折片的极性相反;所述原始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层、所述隔膜层和负极层;卷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原始单元,以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原始单元能翻转贴合形成卷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折片为正极片折片;所述第一折片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正极片折片上方的所述隔膜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折片为负极片折片;所述第二折片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负极片折片下方的所述隔膜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原始单元还包括两个所述隔膜层;两个所述隔膜层分别位于所述正极层的上方和所述负极层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原始单元中的所述正极层为所述正极片折片,所述第一折片单元为所述原始单元中的所述正极片折片向下对折形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原始单元中的所述负极层为所述负极片折片,所述第二折片单元为所述原始单元中的所述负极片折片向上对折形成。
一种用于制造如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S11:获取至少一个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原始单元;
步骤S13:卷绕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原始单元,以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片单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折片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原始单元能翻转贴合形成卷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