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0000吨自卸船用保护网快速拆卸插销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8749.X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祥;龚辉;任伟;隆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F16B19/02;B63B4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张春合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000 卸船用 保护网 快速 拆卸 插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0000吨自卸船用保护网快速拆卸插销,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横截面方向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主体和按压板,所述主体的轴线与连接头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范围为45°~135°,所述主体的靠近按压板的一侧为平面,所述主体与按压板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按压板通过第一弹簧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板面靠中心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通孔内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固定在连接头外表面的定位管,所述连接头的靠近按压板的一侧设有与连接头螺纹连接的螺栓。本发明提供的插销的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省时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0000吨自卸船用保护网快速拆卸插销。
背景技术
船用保护网一般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而40000吨自卸船的保护网数量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将会严重拖慢工作进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采用楔形插销来连接固定保护网,而楔形插销的插销部分无法快速拆卸,使得插销内部的检修变得困难,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拆装便捷的插销,这种插销的目的是减少插销的拆装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准确、成型质量高、操作便捷的插销。该插销具有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省时高效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40000吨自卸船用保护网快速拆卸插销,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横截面方向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主体和按压板,所述主体的轴线与连接头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范围为45°~135°,所述主体的靠近按压板的一侧为平面,所述主体与按压板之间设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按压板通过第一弹簧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板面靠中心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通孔内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固定在连接头外表面的定位管,所述连接头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头的矩形截面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连接头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设有螺母,所述定位杆上还设有两个定位杆拆装机构,所述定位管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与定位杆拆装机构对应的第二开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杆拆装机构包括驱动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若干第二弹簧,所述定位杆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条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顶端和底端的外侧均设有与定位杆外部连通的第三开口,与同一个第三通孔连通的两个第三开口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均穿过第三开口设置在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杆竖向设置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与第一连杆的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驱动块与定位杆之间,所述驱动块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侧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第二开口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定位杆铰接,所述限位杆上设有条形的第四通孔,所述滑块设置在第四通孔内,所述第三连杆的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与限位杆的连接处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与凹槽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还设有若干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弹出机构,所述第四开口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四开口的弧形截面的弧度大于18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固定筒、第三弹簧和滚珠,所述第四开口的内壁上设有第五开口,所述固定筒设置在第五开口内,所述第三弹簧固定在固定筒的内部,所述滚珠与第三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与定位杆的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珠的直径略大于固定筒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