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系统和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8786.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云博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设计 方法 系统 平台 | ||
1.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平台,包括:
基于用户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求信息获取待分析建筑构件处于装配状态下在结构设计清单中所对应的预制构件信息,得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
根据建筑设计终端从每一种结构构件数据中识别到的预制构件信息得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
当通过所述建筑设计终端捕捉到当前建筑架构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预制构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若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未发生变化,则通过所述建筑设计终端创建装配式建模模型;
若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发生变化,则对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结构构件数据进行更新设计,得到目标结构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目标结构构件数据创建装配式建模模型;
根据预设的数据同步获取协议,获取目标设计参数;将获取到的目标设计参数输入到所述装配式建模模型中生成装配式建筑设计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通过所述建筑设计终端捕捉到当前建筑架构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预制构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安全隐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安全隐患信息是在待分析建筑构件对应的形变信息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施工安全信息发生变化所对应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类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安全隐患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安全隐患信息是相互关联的结构构件数据中的施工安全信息发生变化所对应的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中同一时间段内的预制构件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安全隐患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类安全隐患信息是待分析建筑构件处于装配状态时产生的施工安全信息与建筑设计终端识别的施工安全信息之间存在差异性变化的信息;
当同时存在所述第一类安全隐患信息、第二类安全隐患信息及第三类安全隐患信息时,确定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安全隐患信息,包括:计算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中在任意两个时间段获取的第一类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之间的第一类安全偏差值,若第一类安全偏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偏差值,则确定存在第一类安全隐患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类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安全隐患信息,包括:计算相互关联的结构构件数据对应的第二类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之间的第二类安全偏差值,若第二类安全偏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偏差值,则确定存在第二类安全隐患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类构件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构件信息集合中的预制构件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安全隐患信息,包括:计算同一时间段内获得的第一类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及第二类所述待分析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信息之间的第三类安全偏差值,若第三类安全偏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偏差值,则确定存在第三类安全隐患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云博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云博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7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页岩储层水平井焖井时间的实验测试方法
- 下一篇:抢险救灾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