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基钻屑的收集分离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9628.7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治;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辉煌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40 | 分类号: | B09B3/40;B09B3/50;B09B5/00;A61L2/10;A61L11/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张阳阳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基钻屑 收集 分离 无害化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基钻屑的收集分离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左壳体,所述左壳体的一侧焊接有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电加热板,所述左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接轴固定连接有蜗杆,钻屑通过蜗杆的齿面进行螺旋送料,在包覆蜗杆的壳体位置开设与蜗杆齿面螺距、旋数相同的环形槽,钻屑通过蜗杆的齿面进行螺旋送料,在包覆蜗杆的壳体位置开设与蜗杆齿面螺距、旋数相同的环形槽,在槽内部设置环形电加热板进行直接照射,这种运输方式可以避免钻屑堆积,达到内外全面热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油基钻屑的收集分离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的开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效的钻井逐步取代了其他开采方式,但随之引出了另一种新型问题——高冲击力的钻头在开采过程中,井内或钻头上往往会被带出一种油田土层废料“钻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钻井技术初步普及之时,人们往往将钻屑草率的倒入地下或海水内进行处理,但随着相关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钻屑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石油烃类和有机物等化学污染物,并且也滋生着许多类似于炭疽杆菌等致死病菌。因此就上述而言,钻屑对环境的影响与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被人们重新评估,最终钻屑也被国家纳入了国家危险废弃物列表内。传统的淹埋处理法会导致土壤被化学与微生物双重污染,造成植物无法生长甚至会渗透土层污染地下水;倾泻进海洋则会造成重金属范围污染,最终会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部。传统的处理法已经不再适用,为此,人们发明了针对钻屑的处理装置。
传统的钻屑处理装置使用“热解工艺”,即使用高温将钻屑内的石油烃类物质挥发至油气,降低钻屑内的含油量以及重金属含量,油气进入冷凝器内进行馏分处理,钻屑最终被分解成油、水、不凝气和废渣被排出。传统的热解工艺钻屑处理装置有一定局限性:钻屑倾泻进处理设备内时,是处于堆积状态的,这造成了钻屑堆内部的钻屑所需受的高温可能会被外部的钻屑阻挡,造成内部钻屑的热处理不完善,有害物质并未彻底分解;并且,传统的钻屑处理装置并没有针对钻屑内部的炭疽杆菌等致死病菌的处理方法,虽然热解产生的高温可以处理掉部分病菌,但仍然有不少耐高温的病菌可以在钻屑内部存活二十分钟以上,这造成了无害化处理不完善。
为此,提出一种含油基钻屑的收集分离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基钻屑的收集分离无害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油基钻屑的收集分离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左壳体,所述左壳体的一侧焊接有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电加热板,所述左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焊接有油封,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远离连接轴的一侧焊接有密封槽,所述油封的外表面与密封槽转动连接,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靠近密封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位于输送带的正上方开设有九个卡槽,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位于卡槽的正上方开设有烟道,所述左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接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上表面焊接有漏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烟道的内侧壁焊接有两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九个UV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壳体远离蜗杆的一侧开设有废料排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壳体的内侧壁位于废料排口的正上方开设有水管接口,所述水管接口靠近蜗杆的一侧开设有倾斜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辉煌腾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辉煌腾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9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座组件及洗碗机
- 下一篇:一种小炉与蓄热室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