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阵列实现安全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0151.4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6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吴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167 | 分类号: | G06F15/167;G06F8/4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编程 逻辑 阵列 实现 安全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阵列实现信息安全传输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开源的RISC-V指令集进行裁剪和扩展,以满足信息安全传输系统的要求;在RSIC-V预留的指令编码空间扩展自定义的加密和解密指令,添加加密、解密指令提高系统处理加密任务、解密任务的效率;
步骤2、设计信息安全传输系统的发送端、接收端的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硬件部分,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以保证加密过程的安全性,用一个密钥加密信息后,只有对应的密钥才能解开;公钥向其他人公开,私钥则保密,其他人无法通过该公钥推算出相应的私钥;
步骤3、基于LLVM编译器框架进行修改,添加RISC-V后端以及自定义指令,完善信息安全传输系统的编译工具,完善交叉编译工具链,提高系统使用的便利性;具体包括:LLVM编译器框架由前端、优化器以及后端三部分组成,把LLVM的中间表示转换成在RSIC-V处理器上运行的执行代码,即:在LLVM编译框架的后端部分创建一个Targetmachine类的子类来描述RSIC-V目标机器的特性;然后使用Tablegen为目标机器的寄存器定义、寄存器别名和来自目标特定的RegisterInfo.td的寄存器类产生代码;同时在TargetInfo类添加代码来表示这个目标机器支持的指令集,包括自定义的加密、解密指令;
步骤4、对开源Linux系统进行裁剪,移植到RISC-V上形成能够运行与调度的资源;具体包括:以开源Linux系统为基础,编译一个最小化的Linux内核,完成整个内核的初始化并启动init进程;然后添加UART、USB、CF设备的驱动程序,以及完成对Ext2文件系统的支持,添加文件系统相关的MTD、Block设备驱动,针对内核配置至少添加IPC、网络支持、TCP/IP、Socket内容,生成内核启动镜像,将内核镜像文件嵌入引导程序,并将嵌入后得到的引导程序加载到RSIC-V处理器的内存中,生成运行于RSIC-V的linux操作系统;
步骤5、在交叉编译环境中调用匹配内核以RISC-V体系架构编译linux内核,同时把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的驱动程序加载到内核中,生成新的内核镜像文件,用于后续管理硬件设备、实现进程调度;
步骤6、利用可编程逻辑阵列厂商提供的工具,对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的RSIC-V处理器、加密模块、解密模块硬件电路进行综合、布局布线后加载到可编程逻辑阵列中,将步骤5生成的内核镜像文件拷贝到存储卡中,引导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01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水务综合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BIM实现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