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实现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0154.8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钱钧;薛旭华;顾雷;蒋叶枫;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E02D17/04;G06F16/21;G06T17/0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实现 基坑 开挖 支护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实现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基坑的尺寸数据建立基坑模型;根据基坑处的土层参数得出基坑模型的土层压力分布数据;根据不同基坑支护方式的承载力数据以及基坑模型建立若干支护模型;运行BIM系统并将运行结果为不倒塌的支护模型记录到数据库并生成日志记录;分别将不同基坑支护方式所对应的付出成本数据输入到BIM系统;通过比对日志记录内所有的支护模型所对应的付出成本数据最小值的方式得出最优的基坑支护方案。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快速确定并输出实际可行且成本最低的基坑支护方式,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对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优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实现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中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地铁建设不断增加,而地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便是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同时也是施工安全、进度控制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规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的方案制定通常是依靠传统的二维图纸;但是这种方式难以对不同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进行比对,而不同的支护方式所对应的施工成本往往会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导致设计方难以提前对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优化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设计方难以提前对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优化控制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实现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将基坑的尺寸数据输入到BIM系统,并根据所述基坑的尺寸数据建立基坑模型;
将基坑处的土层参数输入到BIM系统,并根据所述基坑处的土层参数得出所述基坑模型的土层压力分布数据;
分别将不同基坑支护方式的承载力数据输入到BIM系统,并根据不同基坑支护方式的承载力数据以及基坑模型建立若干支护模型;
运行BIM系统并根据所述基坑模型的土层压力分布数据和若干所述支护模型所对应的承载力数据之间数值大小的比对结果分别判断若干支护模型的运行结果是否为倒塌;将运行结果为不倒塌的支护模型记录到数据库并生成日志记录;
分别将不同基坑支护方式所对应的付出成本数据输入到BIM系统,所述付出成本数据包括材料成本数据和施工成本数据;
通过比对日志记录内所有的支护模型所对应的付出成本数据最小值的方式得出最优的基坑支护方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深基坑进行开挖及支护的方案制定时,可以利用该方法通过BIM系统的建模和运算,快速得出可以对深基坑进行稳定支撑的基坑支护方式,并通过数据比对的方式快速确定并输出可以稳定支撑基坑且成本最低的支护方式,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对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优化控制。
优选的,根据所述基坑模型的土层压力分布数据和若干所述支护模型所对应的承载力数据之间数值大小的比对结果分别判断若干支护模型的运行结果是否为倒塌;包括:
对基坑模型内不同位置所对应的土层压力分布数据进行比对并得出土层压力分布数据的最大值;
根据土层压力分布数据的最大值输出标准值;
分别将所述标准值与不同所述支护模型所对应的承载力数据进行比对;若某一支护模型所对应的承载力数据大于所述标准值,则确定该支护模型的运行结果为不倒塌;否则确定该支护模型的运行结果为倒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支护模型所对应的承载力数据大于土层压力分布数据的最大值,则说明该基坑支护模型所对应的承载力数据可以对基坑的任意一点进行稳定支撑;通过对现场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的方式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能否稳定支撑基坑进行判断,提高了模拟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根据土层压力分布数据的最大值输出标准值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0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阵列实现安全传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头金属线拉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