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0434.9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明;王桂超;王春阳;王晋波;李桂傲;孟锐;岳英宁;陆瑶;郭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温度 监测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大体积混凝土不同监测点对应的原始温度数据;
对所述原始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与所述原始温度数据对应的元温度数据;
判断所述元温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所述元温度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发送告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包括多个层级,所述获取大体积混凝土不同监测点对应的原始温度数据,包括:
获取不同的监测点对应的监测位置;
基于所述监测位置确定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层级;
获取各个层级的不同监测点对应的原始温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与所述原始温度数据对应的元温度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温度数据,确定各个所述监测点对应的温度值;
基于各个所述监测点对应的所述温度值,得到不同监测点之间的温差值;
基于各个所述监测点对应的所述温度值,得到各个所述监测点在预设时长内的温度下降值,根据所述温度下降值,得到各个所述监测点对应的降温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元温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所述元温度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发送告警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满足预设温度;和/或,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满足预设温差;和/或,判断所述降温速率是否满足预设速率;
当所述温度值不满足所述预设温度时,发出温度告警信号;
当所述温差值不满足所述预设温差时,发出温差告警信号;
当所述降温速率不满足所述预设速率时,发出降温速率告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信号包括预警信号和报警信号;所述发送告警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元温度数据是否达到预警状态或报警状态;
当所述元温度数据达到所述预警状态或报警状态,则发出所述预警信号或所述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预警信号的级别低于所述报警信号的级别;当所述元温度数据先达到所述预警状态,后达到所述报警状态,则发出所述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元温度数据对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状态进行预判。
7.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大体积混凝土不同监测点位对应的原始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原始温度数据实时上传至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原始温度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温度数据进行封装,得到元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元温度数据发送至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元温度数据,对所述元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所述元温度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报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元温度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发出告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按照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不同层级对应的所述元温度数据,与所述不同层级对应的预设条件,以及告警信号;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预设条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04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充电设备
- 下一篇:低轨卫星DTN网络路由路径选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