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0597.7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琴;王敏;熊仁科;左建英;张俊;景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5/2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2001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霉素 处理 方法 包含 液体 肥料 | ||
本发明属于复合微生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本发明采用微生物发酵处理赤霉素膜残液,有效的降解了残余的赤霉素,残液中的粗蛋白被微生物部分分解为更容易被植物吸收的氨基酸、多肽等物质,不会对作物产生烧根烧苗的情况,肥料的有效性提高。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制成复合微生物肥料,解决了赤霉素膜残液废弃资源的排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制作成肥料能变废为宝,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背景技术
赤霉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周期的全过程中可促进与调节种子萌发、茎的伸长、性别表达和果实形成等各种发育过程,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酿酒业等,目前工业上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赤霉素,在培养基接种入赤霉菌,经历一个发酵周期后形成固液混合发酵液,发酵液经过管式膜后,形成废弃物膜残液,即赤霉素菌渣。新鲜的膜残液初始状态为黄色粘稠液,其主要成分是水、微生物菌丝体、未代谢利用完的培养基、无机盐和少量赤霉素残留,干物质含量在10%左右,富含粗蛋白、多种氨基酸、核酸、脂类、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整个工艺过程未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膜残液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源,但如果不经过腐熟处理直接将膜残液当肥料使用施入土壤中,可能造成烧根烧苗现象,残余的赤霉素还会造成作物疯长,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赤霉素膜残液属于废弃资源,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膜残液粘度大、含水量高,长时间放置极易腐败变质,常规的固液分离设备如压榨机、离心机等难以将其中的水分离出去。目前对赤霉素膜残液常用的处理方式包括:(1)焚烧、填埋。焚烧耗费大量燃料,填埋造成二次污染。(2)喷雾干燥,虽然能彻底干燥形成干的喷粉,但其成本昂贵。喷粉含有一定的赤霉素残留,即使低价处理给有机肥料厂,其接受程度也不高。(3)板框过滤。即在膜残液中添加适量助剂,通过板框过滤后获得滤饼,滤饼经过粉碎成为滤渣,滤渣最终含微生物菌丝体、未代谢利用完的培养基、无机盐等。一般将滤渣低价处理给有机肥料厂进行堆肥制作有机肥、复混肥料、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CN201710022663.7公开了利用赤霉菌渣生产赤霉素GA3的方法,其中解决了菌渣丢弃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CN202010070863.1公开了一种赤霉素发酵菌渣的脱毒处理方法,利用水热法处理赤霉素发酵菌渣解决了赤霉素发酵菌渣难处理的问题。
CN201911331327.6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组份:有机复合肥100-120份、复合菌剂发酵产物80-100份、复合中药提取物20-25份、营养素8-15份。其中使用赤霉素作为生长调节剂。
CN201810017258.0公开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将板框过滤后的固体赤霉素菌渣添加辅料进行堆肥发酵,腐熟后与无机肥料、功能微生物菌剂混合制成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但由于板框滤渣酸性或碱性较强,需要进行发酵调控,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大量积压。同时,板框过滤存在环保、成本等诸多困扰,赤霉素膜残液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亟需拓宽对膜残液的处理利用途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合理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并增加其附加值。
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发酵工业废弃菌渣成为一种趋势,CN201410426366.5、CN201610097783.9及CN200810008003.4分别公开了采用微生物液体发酵的模式对抗生素菌渣、红霉素菌渣、阿维菌素菌渣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在赤霉素菌渣的发酵处理以及发酵处理后作为液体肥料上未见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不环保、成本高、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霉素发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0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板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智能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