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智能橱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0600.5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君 |
主分类号: | A47B77/02 | 分类号: | A47B77/02;A47B77/04;A47B49/00;A47B97/00;A61L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周冠宇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家用 智能 橱柜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橱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智能橱柜,包括橱柜主体、支撑机构、第一安置机构、调节机构、第二安置机构和清洁机构;使用时,将第一安置机构固定安置于橱柜主体内腔的中部,通过相应的齿板卡合以及弹簧卡块,方便对橱柜主体内部的物品放置板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对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使用更方便;将第二安置机构安置于橱柜主体的底端内部,通过相应的转盘和滑杆,从而更进一步的方便对橱柜主体内部的存储空间进行调节,使得厨具的取用更加方便;将清洁机构设于橱柜主体的顶部,通过相应的电机传动以及凸轮抵触,方便朝橱柜主体的内部添加相应的清新剂,从而便于去除橱柜主体内部的异味,保证橱柜主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橱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智能橱柜。
背景技术
橱柜,是指厨房中存放厨具以及做饭操作的平台。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搭配,由五大件组成,柜体,门板,五金件,台面,电器。整体橱柜,亦称“整体厨房”,是指由橱柜、电器、燃气具、厨房功能用具四位一体组成的橱柜组合。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用智能橱柜。
然而,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橱柜内部的空间分隔板大都是固定的,因而在对较多的厨具进行收纳时,就难以合理的对收纳空间进行分配,存取厨具时也较为不便;同时,在实际使用时,橱柜由于长期处于厨房,内部又经常存放有一些饭菜,因而橱柜内部可能会留存大量的异味,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智能橱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智能橱柜,包括橱柜主体、支撑机构、第一安置机构、调节机构、第二安置机构和清洁机构,用于安置其他机构的所述橱柜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橱柜主体靠近中间部位的内部设有用于对厨房用具起到安置作用的所述第一安置机构,所述橱柜主体靠近底端部位的内部设有用于进一步对厨房用具起到安置作用的所述第二安置机构,所述第一安置机构的顶部设有进一步方便对所述第一安置机构进行调节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橱柜主体顶部的两侧设有用于对所述橱柜主体内部的厨具起到清洁除异味作用的所述清洁机构。
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套框、支板、转块、第一齿轮、链条、第二齿轮和第一螺杆,所述橱柜主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所述支板,所述支板卡合于所述套框的内部,所述套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的中部设有所述转块,所述转块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内部且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上缠绕有所述链条,且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固定有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通所述套框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板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第一安置机构包括卡杆、固定板、齿板、第一弹簧和拨杆,所述橱柜主体的内部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背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一个所述齿板,所述齿板卡合于所述橱柜主体的内壁,所述橱柜主体相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卡杆,所述卡杆延伸至所述橱柜主体内部且抵触于所述齿板,所述卡杆位于所述橱柜主体侧壁内部的部位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橱柜主体的内壁,所述卡杆靠近所述齿板一端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拨杆,所述拨杆卡合于所述橱柜主体的侧壁内部。
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置板、第二螺杆、第一限位板、安置框和隔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有所述安置框,所述安置框的内部套接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橱柜主体的内壁,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所述安置板,所述安置板内部的两侧分别卡合有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且两个所述安置板的内部分别转动有一根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螺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君,未经朱晓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0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