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乙醇植物精油消杀湿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1036.9 | 申请日: | 202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旭东;朱霄伟;马国需;朱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三角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三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60;A61K8/46;A61K8/86;A61K8/34;A61K8/365;A61K8/73;A61K8/02;A61Q19/10;A61Q17/00;A01N65/12;A01N65/24;A01N31/02;A01N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醇 植物 精油 消杀湿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免乙醇植物精油消杀湿巾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该湿巾的消杀剂溶液的质量比组成为:0.7%‑1.0%的苍术挥发油;0.7%‑1.0%的桂枝挥发油;0.5%‑1.0%的月桂基葡萄糖苷;3%‑4%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3.0%的聚乙二醇40;5%‑8%的甘油;0.5%‑1.5%的柠檬酸;0.5%‑1.5%的柠檬酸钠;1%‑2%的海藻酸钠;余量为纯净水。本发明的消杀湿巾能高效杀菌、消毒,通过擦拭即可快速杀死人体或物品表面的各类病毒、病菌,并且对人体无毒、无害,同时具有携带方便、可长期保存、价格便宜的特点,成品储存可长达两年,尤其适用于宾馆、饭店、家庭等场合,对于外出人员和财会人员日常使用更是理想的绿色消杀用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湿巾,尤其是一种不含乙醇的植物精油配方消毒湿巾。
背景技术
作为一次性或便携式卫生用品,消毒湿巾常用于民航、酒店、餐饮、展会等旅行外出场所。使用湿巾对食饮具进行清洁消毒,例如对婴儿奶嘴、手口、玩具等处进行清洁消毒时,湿巾擦拭后的残留液易被人体食入;而市售消毒湿巾通常使用含氯或含酒精消毒剂,对人体有较强刺激性。
发明人此前所作出的发明专利申请CN110327222A公开了一种消毒湿巾,其中的消杀剂基本由纯天然植物精油组成,显著降低了对人体的不良刺激。但是,这种湿巾所用消毒溶液的溶解度偏低,长时间低温放置的情况下,易产生沉淀,既不利于消毒湿巾的生产,也造成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下降;另外,这种湿巾溶液配方中精油用量高,使得所生产的湿巾在使用时会稍感不适;此外,这种湿巾溶液中仍然含有少量的乙醇以增强溶解及消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改进的绿色消杀湿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湿巾的消杀剂溶液,其质量比组成为:
0.7%-1.0%的苍术挥发油;0.7%-1.0%的桂枝挥发油;0.5%-1.0%的月桂基葡萄糖苷;3%-4%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3.0%的聚乙二醇40;5%-8%的甘油;0.5%-1.5%的柠檬酸;0.5%-1.5%的柠檬酸钠;1%-2%的海藻酸钠;余量为纯净水。
根据本发明的消杀剂溶液,其质量比组成优选为:
0.8%-0.9%的苍术挥发油;0.8%-0.9%的桂枝挥发油;0.5%-0.8%的月桂基葡萄糖苷;3%-3.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0%-2.5%的聚乙二醇40;5%-6%的甘油;0.5%-1.0%的柠檬酸;0.5%-1.0%的柠檬酸钠;1%-1.5%的海藻酸钠;余量为纯净水。
根据本发明的消杀剂溶液,还优选包括0.5%-0.8%(质量比)的艾叶挥发油。
根据本发明的消杀剂溶液,其制备工艺优选如下(按照上述质量比):
在纯净水中分别加入月桂基葡萄糖苷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后制成乳化剂;
将苍术挥发油和桂枝挥发油混合之后再加入海藻酸钠,升温搅拌,使其形成胶体;
将所得胶体均匀分散在聚乙二醇40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中;
将乳化剂加入分散胶体中,并搅拌至透明澄清状,再加入活性炭后充分搅拌进行吸附脱色,直至接近无色后抽滤得上清液;
最后加入柠檬酸和柠檬酸钠,调节pH值至4~6,即得消杀剂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消杀剂溶液的优选实施例,苍术挥发油为苍术根茎水蒸汽蒸馏提取物,桂枝挥发油为桂枝水蒸汽蒸馏提取物,艾叶挥发油则为艾叶水蒸汽蒸馏提取物。发明人首次发现,加入少量艾叶挥发油可进一步缩短杀灭时间并提高杀菌效果,这可能与其渗透性能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有关,还可能与其辅助杀菌性能也有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杀湿巾,通过将上述消杀剂溶液施加于纸巾而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三角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三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三角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三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