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2237.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雨桐;刘锟;杨康;金莹莹;田建霞;朱长俊;朱红薇;顾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食用菌 栽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包括推车,所述推车的下端左部设置有覆土机构,所述推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开槽机构,所述推车的上端左前部固定连接有放料机构,所述推车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架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推料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通过在同一个推车上设置覆土机构、开槽机构、放料机构、储料机构和推料机构,实现了开槽、菌种和培养基的混合物的撒布和覆土的连续作业,一个人即可完成菌种的栽种,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栽培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果树栽培要求株行距的特殊性,使果树株行间间种成为果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树体的逐年生长,树体渐大,枝叶繁茂,行间通风透光性差,很难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迫使果农闲置株行间地块,浪费了地力,又增加了田间除草的负担,而此时株行间遮光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适于食用菌的栽培。
现有的技术中,在株行间栽培食用菌时,要先在果树下做出栽培食用菌用的土垄,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土,然后在这个培养基土上开出栽培槽,然后再往栽培槽内撒布菌种和培养基的混合物,然后,再混合物上铺设基土和草木枯叶,整个过程,工作量大,耗时耗力,增加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果树和食用菌共植的栽培装置,包括推车,所述推车的下端左部设置有覆土机构,所述推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开槽机构,所述推车的上端左前部固定连接有放料机构,所述推车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与储料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储料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架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的下端面与储料机构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车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左部开设有一号通槽,所述一号通槽的左壁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号凸块,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右部二号通槽,所述移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凸块,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土机构包括覆土板,所述覆土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覆土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上端右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螺栓,所述一号连接螺栓与一号凸块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覆土板均设置在移动板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覆土板呈前后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覆土板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覆土板呈“八”字形分布,两个所述覆土板的上部呈向外倾斜打开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机构包括开槽板,所述开槽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开槽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螺栓,所述二号连接螺栓与二号凸块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开槽板均设置在移动板的右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开槽板且呈前后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开槽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开槽板呈“八”字形分布,两个所述开槽板的下部呈向外倾斜打开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