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多喷嘴射流曝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2375.9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标;朱成辉;牟联华;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崇明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喷嘴 射流 曝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多喷嘴射流曝气器,包括壳体、气水分隔罩和多根气水混合喷射管;气水分隔罩设置于壳体内,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构成气室;气水分隔罩的上端呈薄壁的半球形,中部及下端从壳体的下面穿出;气水分隔罩设有多根气水混合喷射管;每一气水混合喷射管的另一端均从壳体的对应位置穿出,朝下倾斜安装;每一气水混合喷射管的一级喷嘴均与气水分隔罩的内部的水体分配室连通,混合区均为气水混合区域,且均位于气室的范围内,二级喷嘴均位于相应的喉管的前侧,喉管均位于相应的扩散管的前侧,扩散管用于将混合后的气水喷出。本发明结构更加简单、安装维护更加方便、服务面积更大、水体混合更均匀、氧传质效率更加高、能耗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效多喷嘴射流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曝气是保证好氧池活性污泥良好处理能力的关键因素,此外,曝气也是整个污水处理运营过程中主要的耗能之处,约占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能耗的40~60%,为保证活性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需要提供一定量的曝气量,在不影响污水的处理效率前提下降低曝气系统的能耗,对污水厂的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提高曝气装置氧传质效率来降低能耗是当前污水处理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目前常用的曝气装置主要有机械曝气器、鼓风曝气器和射流曝气器。
机械曝气是通过机械搅动水体与空气接触使水中充氧,其能耗高充氧效率低;鼓风曝气通过鼓风机将空气扩散至水体中,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曝气方式,其能耗与充氧效率与扩散装置相关,存在的问题有运行参数不稳定、装置易堵塞等;
射流曝气器通过水泵高压射流带气,充氧效率较高,不易堵塞减少了检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射流曝气器水气混合后单方向曝气导致污水池溶氧分布不均,同时局部搅拌力度不够而导致污泥沉积,此外,目前的射流曝气器氧利用率为15~30%,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因此,如何提高曝气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高效多喷嘴射流曝气器,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曝气搅拌更加均匀、溶氧效率更高的高效多喷嘴射流曝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多喷嘴射流曝气器,包括进气管、进水管、壳体、气水分隔罩和多根气水混合喷射管。
其中,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射流曝气器的顶部,与外部供气管连接;
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射流曝气器的底部,与外部供水管连接;
所述气水分隔罩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构成气室;所述气室的上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所述气水分隔罩的上端呈薄壁的半球形,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水分隔罩的中部及下端呈薄壁的圆形管状,从所述壳体的下面穿出,并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气水分隔罩内部的空腔为水体分配室;
所述气水分隔罩位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上端的圆形管状部分,设有多根所述气水混合喷射管;
每一所述气水混合喷射管的一端均与所述气水分隔罩连接,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穿出,朝下倾斜安装;
每一所述气水混合喷射管,从与所述气水混合喷射管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均依次包括一级喷嘴、混合区、二级喷嘴、喉管和扩散管;
每一所述气水混合喷射管的所述一级喷嘴均与所述气水分隔罩的内部的所述水体分配室连通;
每一所述混合区均为气水混合区域,沿着管壁均均布若干小孔;每一所述混合区均位于所述气室的范围内,使每一所述小孔均与所述气室连通;
每一所述二级喷嘴均位于相应的所述喉管的前侧,与相应的所述混合区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