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浸式耳鸣虚拟VR生物反馈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2388.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亿庆;蔡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M21/00;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高文龙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浸 耳鸣 虚拟 vr 生物 反馈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沉浸式耳鸣虚拟VR生物反馈治疗仪,该治疗仪包括VR主机、VR头盔和生物体征监测系统,VR主机包括中央控制器、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存储有多个真实的或者虚拟仿真的视频和音频风景场景,通过VR头盔将风景场景展现给耳鸣用户,生物体征监测系统用于采集耳鸣用户的生物体征数据,中央控制器分别与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和生物体征监测系统相连接。该治疗仪能够在用户眼前展现虚拟场景,使到用户在VR中自由放松,实现视觉体验和声音体验双重刺激,达到治疗改善耳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科治疗仪器,具体是指沉浸式耳鸣虚拟VR生物反馈治疗仪。
背景技术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许多全身和耳部的疾病均可引起耳鸣。特发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源声音或电刺激情况下的一种声音感觉。它严重影响国民身体健康和引发多种社会问题,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显示,约35%的成人有过耳鸣的经历,大约有3~7%的人曾经因为耳鸣耳就医,其中0.5~2.5%的人诉耳鸣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难以集中注意、正常交流、工作和睡眠,甚至严重至有自杀倾向。同时,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都会出现耳鸣,随年龄增大耳鸣发生率逐渐增加,最新研究显示耳鸣逐渐呈低龄化趋势,有报道发病率与成人相似。
由于耳鸣病因复杂,机制不清,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法治疗耳鸣。根据最新的2014年美国耳鸣临床应用指南指出,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统计,不推荐将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抗焦虑药、鼓室内给药以及营养神经的银杏提取物或其他膳食补充药物作为治疗耳鸣的常规方法,同时也不推荐经颅磁刺激用于治疗耳鸣。指南专家组唯一建议患者在进行听力检测了解耳鸣侧别、持续时间和听力、耳鸣情况后接受耳鸣声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浸式耳鸣虚拟VR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用户眼前展现虚拟场景,使到用户在VR中自由放松,实现视觉体验和声音体验双重刺激,达到治疗改善耳鸣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沉浸式耳鸣虚拟VR生物反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VR主机、VR头盔和生物体征监测系统,所述的VR主机包括中央控制器、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所述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存储有多个真实的或者虚拟仿真的视频和音频风景场景,通过所述的VR头盔将风景场景展现给耳鸣用户,所述的生物体征监测系统用于采集耳鸣用户的生物体征数据,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和生物体征监测系统相连接;所述的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在治疗仪治疗的第一阶段随机播放所储存的多媒体风景场景,作为当前播放的多媒体,如果在当前播放的多媒体的播放时长S1范围内,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受到所述生物体征监测系统采集的耳鸣用户的生物体征数据值均不在预先设置在所述中央控制器内的正常生物体征数据值范围内,待当前播放的多媒体在播放时长S1结束后,所述中央控制器会向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发出指令,切换到比当前播放的多媒体相对缓和平稳的多媒体,切换后的相对缓和平稳的多媒体作为持续播放的多媒体进入治疗的第二阶段,同时用语音提示用户做调整呼吸的放松训练;如果在当前播放的多媒体的播放时长范围内,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受到所述生物体征监测系统采集的耳鸣用户的生物体征数据值有部分或全部位于预先设置在所述中央控制器内的正常生物体征数据值范围内,当前播放的多媒体不做切换,待当前播放的多媒体在播放时长S1结束后,该当前播放的多媒体作为持续播放的多媒体进入后续治疗的第二阶段;所述持续播放的多媒体在治疗仪治疗的第二阶段继续播放,在治疗的第二阶段持续播放的多媒体的播放时长S2范围内,一旦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受到所述生物体征监测系统采集的用户的生物体征数据值位于预先设置在所述中央控制器内的最佳生物体征数据值范围内时,所述中央控制器就会向多媒体存储和播放模块发出指令,在持续播放的多媒体播放的风景场景画面上实时叠加与用户生物体征相应的附加图形,同时所述生物体征监测系统将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物体征数据值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光元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显示屏的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