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混凝土平屋面结构精准找坡无缝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2406.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忠;江林;朱义林;江升;江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1/48;E04D13/15;E04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混凝土 屋面 结构 精准 无缝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混凝土平屋面结构精准找坡无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屋面结构一次性精准找坡成型、无缝法施工施工段划分、制定施工顺序、混凝土准备、施工缝处理、施工缝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收光与养护、模板支架拆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混凝土一次找坡成形,节省人工,避免后期诸多漏水问题;无缝法施工,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释放混凝土早期应力,充分利用混凝土的约束减小应变,减少后浇带大量后续工作,节省工期;施工缝支撑采用承插式盘扣脚手架独立支撑体系,不影响其他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及拆除,确保施工缝的施工质量;通过小型自控吸水供水养护方式养护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开裂,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大混凝土平屋面结构精准找坡无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一般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只要对顶棚水平度要求不高或建筑室内高度满足功能允许,优先选用屋面结构找坡,既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又减少了屋面结构自身的荷载。通常该类型建筑结构形式为大跨度框架结构,屋面形式为坡屋面,坡度不应小于3%。由于该类型结构存在着超长、超宽、超薄的坡屋面,混凝土易开裂,工程一般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防止混凝土大面开裂,利用该方法施工该类型结构,先在结构上设置不大于40m间距的后浇带,结构梁板混凝土浇筑60天后封闭后浇带,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可以拆除梁板模板,因此该施工方法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约60天后才可以拆除模板支架,拖延大量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超大混凝土平屋面结构精准找坡无缝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止混凝土大面开裂时需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约60天后才可以拆除模板支架、工期被拖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S1、屋面结构一次性精准找坡成型:大跨度精准找坡分为板底标高控制和板顶标高控制,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精准控制找坡,达到屋面结构一次性找坡成形;
S2、无缝法施工施工段划分:将屋面大面积砼平面分成若干个施工段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将相邻施工段分别用不同标记区分;
S3、制定施工顺序:制定浇筑顺序,先浇筑一种标记施工段混凝土,再浇筑另一种标记施工段混凝土,各施工段相互独立,制定不相邻的施工段同时平行展开施工;
S4、混凝土准备:根据需求选择混凝土种类;
S5、施工缝处理:先浇筑混凝土施工段的钢筋连续绑扎至相邻施工段内至少半跨以上,布置垂直于无缝施工缝长度方向的构造钢筋,构造钢筋均匀布置在原结构上下层钢筋上,构造钢筋的两端各伸出无缝施工缝不小于500mm;
S6、施工缝支撑体系:根据现场实际,在相邻两个施工段区域施工缝处采用承插式盘扣脚手架支设施工缝处形成独立支撑体系,不影响其他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及拆除,按照划分的施工段进行施工缝的承插式盘扣脚手架的搭设,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支撑体系,保证施工缝施工质量;
S7、混凝土浇筑:按照制定的浇筑顺序,先浇筑一种标记施工段混凝土,释放混凝土早期应力,再浇筑另一种标记施工段混凝土,以利用混凝土的约束减小应变,各施工段相互独立,不相邻的施工段同时平行展开施工,相邻两段浇筑的间隔时间按照季节进行调整,相邻的施工段之间的施工缝进行两次混凝土浇筑;
S8、收光与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浇筑混凝土进行收光,确保混凝土面层无麻面,砼屋面板采用麻袋内装厚海绵上面再加草帘覆盖,定时间浇水补充,达到充分养护的目的,减少混凝土开裂;
S9、模板支架拆除:待混凝土浇筑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进行模板支架拆除,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施工顺序拆除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