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ink16的增强型数据链传输波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2852.1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程郁凡;王鹏宇;王军;贾荣波;吴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H04B1/713;H04B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ink16 增强 数据链 传输 波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Link16的增强型数据链传输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求和信道质量选择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包括低速传输模式、中速传输模式和高速传输模式,其中抗干扰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低速传输模式、中速传输模式和高速传输模式;若选择低速传输模式,则进入步骤S2,若选择中速传输模式,则进入步骤S3,若选择高速传输模式,则进入步骤S4;
S2、低速传输模式传输波形设计方法包括:
S21、在发射端,对每个跳频脉冲要发送的信息比特添加循环冗余码校验以封装数据包;
S22、对数据包选择1/2码率进行Turbo编码、交织、(4,32)软扩频和BPSK调制;
S23、对信号进行高速跳频发射出去,其中跳频点数和跳频带宽与Link16一致,即有51个跳频频点,跳频频段为960~1215MHz;
S24、接收端通过频谱感知获取干扰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抑制,去除干扰对接收机的影响;
S25、完成跳频同步后,对数据解跳;
S26、对信号进行非相干解扩解调,然后进行解交织后送至Turbo译码模块,完成译码后进行CRC校验,结束;
S3、中速传输模式传输波形设计方法包括:
S31、在发射端,对要发送的信息比特进行码块分割,并对每个码块添加CRC以封装数据包;
S32、对每个跳频脉冲要发送的数据包进行Turbo编码、交织、(5,32)软扩频和调制,其中,码率和调制方式的对应组合包括1/3码率、BPSK调制,1/3码率、QPSK调制,2/3码率、QPSK调制,1/2码率、16QAM调制,2/3码率、16QAM调制;
S33、对已调制信号进行DFT-S-OFDM处理,包含的运算为:经串并转换后进行FFT,插入导频,IFFT,再经过并串转换后得到串行数据,加循环前缀;
S34、对信号进行高速跳频发射出去;
S35、接收端通过频谱感知获取干扰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抑制,去除干扰对接收机的影响;
S36、得到干扰抑制后的信号,完成跳频同步后对数据解跳;
S37、反DFT-S-OFDM处理,包括去除循环前缀、串并转换、FFT、信道估计和均衡、IFFT和并串转换;
S38、对信号进行解调、解扩,解扩后的信号进行解交织操作后送至Turbo译码模块,完成译码后进行CRC校验,结束;
S4、高速传输模式传输波形设计方法包括:
S41、在发射端,根据选择的高速模式进行传输,对要发送的信息比特进行码块分割,并对每个码块添加CRC以封装数据包;
S42、对每个跳频脉冲要发送的数据包进行Turbo编码、码块级联、交织和调制,其中,码率和调制方式的对应组合包括1/2码率、QPSK调制,2/3码率、16QAM调制,2/3码率、64QAM调制;
S43、对已调制信号进行DFT-S-OFDM处理,包括串并转换、FFT、插入导频、IFFT,再经过并串转换后得到串行数据,加循环前缀;
S44、对信号进行高速跳频发射出去;
S45、接收端通过频谱感知获取干扰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抑制,去除干扰对接收机的影响;
S46、得到干扰抑制后的信号,完成跳频同步后对数据解跳;
S47、反DFT-S-OFDM处理,包括去除循环前缀、串并转换、FFT、信道估计和均衡、IFFT和并串转换;
S48、对信号进行解调,解交织操作后送至Turbo译码模块,完成译码后进行CRC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8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