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太阳能降低智能变电站站用能耗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2987.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40/44;H0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太阳能 降低 智能 变电 站站 能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太阳能降低智能变电站站用能耗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板、电热斜顶板、变压器电站、光板风筒顶座、水泥墙板、中控操作室,本发明实现了运用光板风筒顶座与中控操作室相配合,通过在中控操作室顶部让晶闸滑架板通过三角顶罩槽罩住机架轮风筒风动形成太阳能整合风能机械风力发电配合太阳能稳流供给的效果,保障后续机架轮风筒和蓄电滑块有效的沉积在统一供电的电池块基座槽内形成电池续航转接给变电站的智能一体化流水线批量变电变压操作效果,改善变电站的能耗现象,持续加持站用能量,提升变电站的机动性和太阳能电位转换复合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利用太阳能降低智能变电站站用能耗的装置,属于变电站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在智能变电站上形成低能耗的续航操作效果,且后续配合变电站的能耗增幅,形成一个光能和红外线能量转换的效果,有效适配能量守恒定律提升供给量和输出量的平衡度,提高城市供电效率改善变电站损耗值,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太阳能供电补给在智能变电站的站能消耗下,补给续航量不足,且红外线热感应发电量轻微供电对大量变电处理会产生紊乱的电流加注干扰现象,造成太阳能和电能变换夹持的弱电续航情况,致使变电量周期滞缓且外输电流量和电压量受到断断续续的受到能耗压低影响,从而导致智能变电站的骤停断路工程操作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利用太阳能降低智能变电站站用能耗的装置,以解决太阳能供电补给在智能变电站的站能消耗下,补给续航量不足,且红外线热感应发电量轻微供电对大量变电处理会产生紊乱的电流加注干扰现象,造成太阳能和电能变换夹持的弱电续航情况,致使变电量周期滞缓且外输电流量和电压量受到断断续续的受到能耗压低影响,从而导致智能变电站的骤停断路工程操作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利用太阳能降低智能变电站站用能耗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板、电热斜顶板、变压器电站、光板风筒顶座、水泥墙板、中控操作室,所述光板风筒顶座安装于中控操作室的顶面上,所述太阳能电板紧贴于中控操作室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水泥墙板安装于中控操作室的后侧,所述变压器电站插嵌在中控操作室的左后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电热斜顶板安装于变压器电站的顶部上,所述光板风筒顶座设有机架轮风筒、刷架继电板、电池块基座、晶闸滑架板、弯扣管、三角顶罩槽,所述机架轮风筒与刷架继电板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机架轮风筒安装于电池块基座的内部,所述刷架继电板插嵌在电池块基座的左侧,所述晶闸滑架板紧贴于三角顶罩槽的左上角并且处于同一斜面上,所述三角顶罩槽通过弯扣管与电池块基座扣合在一起,所述电池块基座与晶闸滑架板电连接,所述三角顶罩槽安装于中控操作室的顶面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轮风筒由滑撞板座块、线圈架、环筒槽、桨叶轮、十字轴心架组成,所述十字轴心架通过滑撞板座块与线圈架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十字轴心架安装于环筒槽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环筒槽与桨叶轮采用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撞板座块由分隔槽、双滑杆架、夹板椭球垫组成,所述分隔槽与双滑杆架嵌套成一体,所述双滑杆架与夹板椭球垫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架继电板由继电架盖板、引脚杆、弯弧条板组成,所述继电架盖板与引脚杆扣合在一起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引脚杆插嵌在弯弧条板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继电架盖板由条盖板、凹型框瓣槽、双片盘吊架组成,所述条盖板与凹型框瓣槽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双片盘吊架插嵌在凹型框瓣槽的底部下并且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晶闸滑架板由晶闸梯形板、斜衬板、蓄电滑块、滑轨架组成,所述晶闸梯形板插嵌在斜衬板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斜面上,所述蓄电滑块与滑轨架机械连接,所述滑轨架插嵌在斜衬板的底部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