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83087.5 申请日: 2020-10-10
公开(公告)号: CN112142831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发明(设计)人: 冯建灿;陈鹏;叶霞;李继东;郑先波;谭彬;程钧;王伟;王会鱼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195 分类号: C07K14/195;C12N15/31;C12N15/82;A01H5/02;A01H5/12;A01H5/00;A01H6/20
代理公司: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代理人: 袁瑞红
地址: 450002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疯病 原体 效应 因子 基因 zaofeng3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及应用,其中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具有矮化植物、使植物形成丛枝表型以及使植物产生花器官畸形表型的功能,本发明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Zaofeng3,将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Columbia型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有利于从分子机制上阐明枣疯病症状发生过程中植原体对寄主的侵染机制,对进一步实现枣疯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及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和病原菌在进化过程中呈现出平行进化的趋势,植物通过精密的防御系统抵制病原菌的侵染;然而病原菌会通过抑制寄主的防卫反应来保证自身更好的侵入植物,获取营养。效应因子便是病原菌在这种过程中不断进化的产物。效应因子可以通过与植物防御相关基因互作干扰植物防御系统,躲避植物防御反应保证自身的入侵。在分子水平上,对病原菌致病靶标的研究,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及生态农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有效解决传统化学防治病害造成的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药害残留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重要病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将逐步完成,在细菌、卵菌、真菌和线虫中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效应因子,了解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将更加透彻,这将为植物病害的有效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枣疯病(Jujubewitches’broom,JWB)是影响枣产业发展的严重病害之一,感染枣疯病的枣树表现出丛枝、小叶簇生、植株矮化、花器官畸形及花变叶等异常发育表型。枣疯病病原为枣疯病植原体(Candidatus phytoplasma ziziphi),是一种专性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的类菌原体,由于其生长条件苛刻无法离体培养,给枣疯病的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效应因子在植原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能够诱导植物产生与植原体侵染类似的症状。因此阐明枣疯病植原体致病机理是有效防治枣疯病的重要环节,而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的鉴定是明确枣疯病植原体致病机制的基础。2018年,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测序完成为效应因子鉴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鉴定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明确枣疯病植原体的致病机制,对防治枣疯病有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的过程中,前期发明人已经发现了一个与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6,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与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相关的基因不止一个,为其进一步全面了解枣疯病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能够与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D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上述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编码的蛋白选自,

(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将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如1-30个;较佳地1-20个;更佳地1-10个;如5个,3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1)蛋白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或

(3)与(1)限定的蛋白序列有80%((较佳地90%以上,如95%,98%,99%或更高))以上同源性且具有(1)蛋白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

也就是说本发明所保护的基因的功能,不仅包括上述枣疯病植原体效应因子基因Zaofeng3,还包括与SEQ ID NO:1具有较高同源性(如同源性高于40%;较佳地高于50%;较佳地高于60%;更佳地高于70%;更佳地高于80%;更佳地高于90%;更佳地高于95%;更佳地高于98%)的同源基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