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轴原子干涉陀螺仪及实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83793.X 申请日: 2020-10-12
公开(公告)号: CN112229390B 公开(公告)日: 2023-03-31
发明(设计)人: 鲁思滨;姚战伟;李润兵;蒋敏;余庚华;陈小莉;孙川;陈红辉;陆泽茜;王谨;詹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C19/58 分类号: G01C19/58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代理人: 李鹏;王敏锋
地址: 430071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原子 干涉 陀螺仪 实现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轴原子干涉陀螺仪,包括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场控制线圈,

磁场控制线圈包括中心轴线位于z轴方向的第一磁场控制线圈对(c1)和中心轴线位于y轴方向的第二磁场控制线圈对(c2),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位于x轴方向,

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的两端都设置有冷却激光和冷却原子团(a5),两端的冷却原子团(a5)均包括三种原子,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均设置有探测器(a6)和探测光,

第一组拉曼光(a2)、第二组拉曼光(a3)、第三组拉曼光(a4)入射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的干涉区;

第一组拉曼光(a2)方向位于z轴方向,

第二组拉曼光(a3)方向位于y轴方向,

第三组拉曼光(a4)方向位于y轴方向。

2.一种三轴原子干涉陀螺仪实现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原子干涉陀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打开第一磁场控制线圈对(c1),关闭第二磁场控制线圈对(c2),形成沿z轴方向的磁场分布,在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的冷却激光分别囚禁两个冷却原子团(a5)中各自的三种原子,然后通过调节冷却激光的频率失谐,冷却激光将两端的冷却原子团(a5)相对进行抛射;

步骤2、第一磁场控制线圈对(c1)和第二磁场控制线圈对(c2)同时打开并接入相同的电流,产生与x-y平面呈45°的磁场,

第一组拉曼光(a2)作用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一种原子,

第二组拉曼光(a3)作用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二种原子,

第三组拉曼光(a4)作用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三种原子,

进而分别形成第一原子干涉陀螺仪、第二原子干涉陀螺仪和第三原子干涉陀螺仪,

步骤3、干涉完成后,关闭第二磁场控制线圈对(c2),

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对应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一种原子的探测光同时打开,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的探测器(a6)分别探测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一种原子的荧光信号P11和荧光信号P12;根据荧光信号P11获得第一种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位变化值为,根据荧光信号P12获得第一种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位变化值为;

切换探测光,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对应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二种原子的探测光同时打开,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的探测器(a6)分别探测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二种原子的荧光信号P21和荧光信号P22;根据荧光信号P21获得第二种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位变化值为,根据荧光信号P22获得第二种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位变化值为;

切换探测光,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对应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三种原子的探测光同时打开,原子干涉陀螺仪物理系统(a1)两端的探测器(a6)分别探测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三种原子的荧光信号P31和荧光信号P32;根据荧光信号P31获得第三种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位变化值为,根据荧光信号P32获得第三种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相位变化值为;

步骤4、测量的转动速率ΔΩx、ΔΩy和ΔΩz可表示为:

其中,ky和kz为y轴和z轴的拉曼波矢,v是原子飞行速度,T是原子的相干时间,g是重力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轴原子干涉陀螺仪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拉曼光(a2)由三个脉冲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一种原子相互作用构成π/2-π-π/2构型的第一干涉环路,

第二组拉曼光(a3)由三个脉冲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二种原子相互作用构成π/2-π-π/2构型的第二干涉环路,

第三组拉曼光(a4)由四个脉冲与相对抛射的冷却原子团(a5)中第三种原子相互作用构成π/2-π-π-π/2构型的第三干涉环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7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