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维护的电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4345.1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葛文广;陈玉林;王俊;蒋洲;朱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02;F24H9/06;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维护 加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电加热器,包括箱体,箱体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箱体背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背盖,箱体正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工作板,工作板正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通风网,凹槽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转动孔,若干对称开设的转动孔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百叶扇,背盖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放置箱内固定连接出风机构,背盖正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加热机构,本方案:通过螺纹连接的各个部件使得该电加热器便于维护,通过加热机构和出风机构配合百叶扇对外部环境进行均匀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维护的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加热器是一种能产生或制造出高温的一种设备,一般来说最高温度约为70-300℃,它含发热、散热及温度控制三个部分,小到家用的热水器产品,大到工业用的锅炉其实都是一种加热器的衍生品,而加热器只不过是这些产品的总称,它有着千千万万不同各类的产产品,并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电加热器即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设备,现有的电加热器不便于日常维护,同时搬运电加热器也较为麻烦,在夜间使用时不具备良好的氛围调节和提供光源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电加热器,旨针对现有技术电加热器不便于维护、搬运时较为麻烦同时夜间使用时不具备良好的氛围调节和提供光源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维护的电加热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所述箱体背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背盖,所述箱体正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通风网,所述凹槽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转动孔,若干对称开设的所述转动孔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百叶扇,所述背盖正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固定连接出风机构,所述背盖正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加热机构。
为了使得将热量均匀散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风叶轮转动连接,所述风叶轮的四个扇叶均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有风叶,所述驱动电机放置于所述放置箱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与所述放置箱底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进行加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背盖正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横板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三个开孔,每个对称开设的开孔内均穿插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呈U型。
为了使得支撑电加热管,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板背面底端两侧通过螺栓与两个支撑腿的一端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背盖底端两侧螺纹连接,所述电加热管底端放置所述支撑腿的顶端。
为了使得对该电加热器进行高效散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两侧均对称开设有若干条形散热孔,若干所述条形散热孔正对所述电加热管设置,所述背盖背面也开设有若干所述条形散热孔,若干所述条形散热孔正对所述驱动电机设置。
为了使得保护进线孔,避免进线孔进水,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一侧外壁开设有两个进线孔,两个所述进线孔处均套接有防水护套。
为了使得对该电加热器进行控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横板顶端依次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接线端子、交流接触器、变压器和继电器,所述交流接触器、变压器、继电器、电加热管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为了使得对该电加热器进行控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盖正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呈L型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温控器,所述顶盖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温控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温控表电性连接,所述温控表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