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主动均衡拓扑电路、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4389.4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好时;刘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瑞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管理 系统 主动 均衡 拓扑 电路 设备 | ||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主动均衡拓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选择阵列、双向BUCK-BOOST电路和双向反激DC/DC电路;
所述双向反激DC/DC电路用于给电芯充电或放电;
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连接于所述双向反激DC/DC电路和所述电芯选择阵列之间,用于对电芯电压进行升压或压降;
所述电芯选择阵列,用于选通待充电或待放电的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反激DC/DC电路,包括:高频变压器;
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原边为一个绕组,用于通过功率开关管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副边为一个带有中心抽头的绕组,所述副边的两端分别通过不同的功率开关管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副边的中心抽头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通过驱动所述功率开关管实现对不同电芯的充电或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
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一端与第三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四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二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六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副边的中心抽头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
使用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管;
使用第三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七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八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还与第九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十开关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作为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直接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使用第四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和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管;
使用第五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九功率开关管和所述第十功率开关管;
所述第四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五驱动信号为互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选择阵列包括N个电芯选通电路,每个所述电芯选通电路用于选通一个电芯进行充电或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3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家居装饰用油漆滚涂装置
- 下一篇:CTP电池包的箱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