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骨隧道的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4674.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陆新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苏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17 |
代理公司: | 常州万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1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隧道 打孔 装置 | ||
一种建立骨隧道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套设在柄部内的驱动装置、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第一固定杆、连接在驱动装置一端的联动杆、套设在联动杆外部的外杆壳、钻头、用于固定钻头的第二固定杆及导向杆。由于可根据需要的骨隧道直径大小,调整钻头的角度,从而可获取不同直径或变径的骨隧道;同时,骨隧道的深度可根据外杆壳上的刻度判断;使得骨科重建手术更简便一些,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骨隧道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韧带等重建手术中,需将在骨头上钻出隧道安置移植物的锚定件。目前在韧带等重建手术中采用的骨髓钻只能钻出直径相同的骨隧道,不能满足在手术中需要的两侧窄中间宽的骨隧道或开设多个直径不同的骨隧道,只能开展更多的手术或更加复杂的手术来弥补,导致患者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与承担更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立骨隧道的打孔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为采用一种建立骨隧道的打孔装置,其包括柄部、套设在柄部内的驱动装置、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第一固定杆、连接在驱动装置一端的联动杆、套设在联动杆外部的外杆壳、钻头、用于固定钻头的第二固定杆及导向杆。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柄部包括柄体、设在柄体上的按钮和设在按钮内的弹性件,柄体还包括开设在两侧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安置第一固定杆,按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调节钻头的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设在柄体内的驱动杆和套设在驱动杆上的卡位栓,驱动杆的一端伸出柄体,卡位栓呈U型。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杆靠近按钮位置开设多个凹形卡位槽、以及开设贯穿驱动杆的驱动孔,凹形卡位槽用于卡扣卡位栓,卡位栓的U型底部卡设在凹形卡位槽内,卡位栓的U型顶部连接在按钮内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杆包括伸出柄体的杆头,杆头标有刻度,杆头上的刻度用于确认钻头调整角,杆头上刻度的数量等同于凹形卡位槽的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按钮内壁设有定位环槽,定位环槽边沿开设有两个插接口;
所述卡位栓包括卡扣在凹形卡位槽内的卡扣底部和两侧的定臂,两个定臂套设在弹性件内,定臂两端向外翻折有连接部,两个连接部通过插接口伸入定位环槽内;
所述按钮顶壁设有两个与插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记线,所述柄体顶壁设有两个与连接部对应的第二标记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大小等同于第一固定孔的大小,第一固定杆从柄体一侧的第一固定孔进入,穿过驱动杆上的驱动孔,直至柄体另一侧的第一固定孔,从而将驱动杆固定,第一固定杆可在驱动孔内移动,从而促使驱动杆可相对柄体轴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联动杆包括开设在远离柄体一端的第一夹位槽和设在第一夹位槽两侧的避让口,以及开设在联动杆40顶端两侧的用于与钻头相连接的导固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杆壳包括开设在远离柄体一端的第二夹位槽和开设在第二夹位槽两侧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夹位槽的大小与第二夹位槽的大小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外杆壳还设有第一刻度,用于测量骨隧道的深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钻头包括开设在一侧的第三固定孔和开设在第三固定孔旁边的弧形孔,第二固定杆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孔进入,穿过第三固定孔,直至穿过另一个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杆穿过避让口且第二固定杆可在避让口上移动,导向杆从其中一个导固孔进入,穿过弧形孔,直至穿过另一个导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苏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苏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