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托架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5199.4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筱林;陈旷;詹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邓静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架 仿真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托架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点对点刚性约束建模方式建立托架中的钣金件有限元模型;
根据所述钣金件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所述钣金件的应变分布;
通过所述钣金件的应变分布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点对点刚性约束建模方式建立托架中的钣金件有限元模型,具体包括:
确定托架中所有钣金件的焊缝;
针对焊缝处两侧钣金件,根据节点一对一的方式建立刚性约束;
对建立刚性约束后的钣金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钣金件有限元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焊缝处两侧钣金件根据节点一对一的方式建立刚性约束,具体包括:
针对所有钣金件,确定出所述焊缝处两侧钣金件的节点;
以所述焊缝处的单侧钣金件中每个节点为准,在所述焊缝处的对侧钣金件中确定出所述焊缝处的单侧钣金件中每个节点距离最近的节点;
在所述焊缝处的单侧钣金件中每个节点和距离其最近的节点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刚性约束,以实现节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钣金件的应变分布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钣金件的应力和所述钣金件在变形过程中的位移场的分布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钣金件的应力和所述钣金件在变形过程中的位移场的分布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钣金件的应力判断是否需要采用所述加强筋;
若需要,则基于所述钣金件在变形过程中的位移场的分布,比对出所述钣金件变形的位置;
基于所述钣金件变形的位置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
6.一种托架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采用点对点刚性约束建模方式建立托架中的钣金件有限元模型;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钣金件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所述钣金件的应变分布;
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钣金件的应变分布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托架中所有钣金件的焊缝;
针对焊缝处两侧钣金件,根据节点一对一的方式建立刚性约束;
对建立刚性约束后的钣金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钣金件有限元模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有钣金件,确定出所述焊缝处两侧钣金件的节点;
以所述焊缝处的单侧钣金件中每个节点为准,在所述焊缝处的对侧钣金件中确定出所述焊缝处的单侧钣金件中每个节点距离最近的节点;
在所述焊缝处的单侧钣金件中每个节点和距离其最近的节点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刚性约束,以实现节点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钣金件的应力和所述钣金件在变形过程中的位移场的分布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钣金件的应力判断是否需要采用所述加强筋;
若需要,则基于所述钣金件在变形过程中的位移场的分布,比对出所述钣金件变形的位置;
基于所述钣金件变形的位置确定所述钣金件的加强筋的设置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1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