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紫苏籽油制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5223.4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龙艺;刘敏;冯颖;曹勇;丁维华;宋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1/10;C11B3/00;C11B3/16;C11B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63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紫苏 制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紫苏籽油制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紫苏籽经原料预处理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设备萃得紫苏籽毛油,在毛油罐中经低温水化脱胶,脱胶后采用碟片式离心机进行液固分离,最后采用三级分子蒸馏设备脱除游离脂肪酸。整个工艺绿色环保、操作简易。其中,超临界CO2萃取采用高压、低温的物理萃取方法,得到的紫苏籽毛油的不仅萃取率高,萃取过程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试剂。经三级分子蒸馏精炼后得到低酸值、无有害物质黄曲霉素、重金属、苯并比、溶剂残留、塑化剂等残留,有效活性成分维生素E、角鲨烯保留率高的成品紫苏籽油,且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一级食用油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制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安全、营养的紫苏籽油制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油脂萃取技术的不断革新,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油脂萃取领域中脱颖而出。高压、低温的物理萃取条件下不仅的能到较高的萃取率,毛油中无化学溶剂残留等优点更是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青睐。然而经超临界萃取得到的也只是毛油,需进一步精炼才能食用。
近几年,很多地方食用油消费存在食用误区,大多数人食用过度精炼的油脂,这一现象导致整个食用油行业普遍存在过度加工问题。油脂的过度加工工艺中脱臭、脱色,脱臭等不仅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带来重金属等污染,其营养成分还大量流失,大大降低了食用油品质。过渡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当下很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意识到过度加工存在的弊端和危害,提出了适度加工的概念,即在有效脱除油脂中胶质、色素、臭味等成分的前提下,不仅能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还能有效地保留油脂中固有的营养物质,使食用油更安全、营养,达到提高食用油的品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紫苏籽油制取工艺,通过高压、低温的物理萃取方式得到的紫苏籽毛油得率高,无溶剂、重金属、黄曲霉素、塑化剂等有害物质残留;精炼过程采用三级分子蒸馏,避免了采用传统的五脱精炼工艺所带来的对油品质的破坏,得到了活性成分保留率高的成品油紫苏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紫苏籽油制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紫苏籽原料预处理;2)紫苏籽毛油的超临界萃取;3)紫苏籽毛油的水化脱胶;4)紫苏籽毛油中固体杂质的分离;5)紫苏籽毛油的精炼。
1)紫苏籽原料预处理:微波烘干,破壁处理。紫苏籽使用微波温度90℃~120℃烘焙后水分要求达到3%以下。破壁处理要求粒度达到20~80目。
2)破壁后的紫苏籽经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紫苏籽的毛油。影响超临界萃取效果的工艺参数较多,在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紫苏籽毛油的工艺过程中,考察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萃取压力30~40MPa、萃取温度30~50℃、分离压力6~10MPa、分离温度45~65℃、萃取时间4~8h。收集分离I中的出料,主要是以紫苏籽油的萃取收率对工艺进行评价。
3)紫苏籽毛油水化脱胶。毛油温度:20~30℃、加水温度:25~35℃、加水量:毛油胶质含量的0.5~1倍、搅拌速度:50~90r/min、搅拌时间:30~60min、脱胶时间3~10d。在脱胶工艺中可以有效的脱除紫苏籽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粘液质和糖基甘油二酯等杂质。先进行脱胶处理可以避免给后续的处理带来的影响。如在三级分子蒸馏时蒸馏温度会使胶质发生碳化,增加油脂的色泽。
4)紫苏籽毛油中固体杂质的分离,采用高转速的碟片式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分离温度20~40℃、分离转速:7000~15000r/min。分离后得到澄清的紫苏籽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老化测试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