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设施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85613.1 申请日: 2020-10-12
公开(公告)号: CN112106636A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发明(设计)人: 何建栋;李耀军;甄继军;张涛;何隆;何鑫;王伟;吴盼莉 申请(专利权)人: 宁夏西吉县恒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G31/02;A01H4/00
代理公司: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代理人: 郭立宁
地址: 756299 宁夏回***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 原种 高效 渗灌 无土栽培 方法 及其 栽培 设施
【说明书】:

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设施,栽培方法包括:苗木选择、种苗定植、营养液供给;设施包括栽培池、渗灌管道、营养液池、营养液供给和排液管道、压力泵、电磁阀、微电脑控制器。在栽培池上挂栽培吊网并铺设栽培底布,在栽培底布上布设渗灌管道,在渗灌毛细管道上铺设栽培底网,在栽培底网上铺设栽培基质。开启微电脑控制器,通过启动压力泵,将营养液通过供液管道供给营养液,使栽培池中的基质蛭石达到定植状态时,液体检测器通过液体信号线将信息反馈到微电脑控制器,停止供液,栽培池等待定植苗木。本发明将种苗定植在栽培基质中,通过渗灌供给营养液,保持栽培基质通透性,提高供氧性,改善了根部生长环境,提高结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设施。

背景技术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是一项无土栽培技术。将脱毒苗定植在栽培板上,通过无土栽培箱,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将营养液喷雾在根系上,营养液循环使用,生产出优质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脱毒马铃薯苗在无土栽培箱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通过人为的合理配制,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的配比,其脱毒苗的生长发育不同,结薯效率不同。目前虽有多种配方,但使用时存在着元素的用量配制比例不合理,导致结薯效率不尽理想的问题。

有关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技术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无土栽培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设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设施,所述马铃薯原原种高效渗灌离地无土栽培方法包括:苗木选择、种苗定植、营养液供给;具体流程如下:

(一)苗木选择:

1.茎尖苗培养:选择健康马铃薯,将顶芽或侧芽连同部分叶柄和茎段一起在70%酒精中处理30s,再用10%漂白粉溶液浸泡5-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两三次。消毒好后置于10-40倍的双筒解剖镜下进行剥离,用解剖刀将带有一、两个叶原基的小茎尖切下,迅速接种到茎尖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4-6周后长成幼苗,即茎尖苗;将茎尖苗进行病毒检测,无毒苗即可用于切段扩繁;

2.切段扩繁:从无毒苗上剪取带有一个叶子的茎段(切段)扦插到扩繁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5~28℃,在1000-15001x的光照条件下连续照射,约25d左右即可长成3~5片叶子的小植株,即扩繁苗;

3.组织培养:从扩繁苗上剪取带有一个叶子的茎段(切段)扦插到组织培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18~20℃,光照强度3000~4000Lx,光照时间每日16h左右,培养20-30d后挑选根茎粗壮、颜色健康的马铃薯种苗取出,剪去须根,洗去根上附着的培养基,用于移栽生产马铃薯原原种;

(二)苗木定植:将马铃薯种苗移栽于苗床的蛭石中,使苗头露出2-3片叶,株行距为4×10cm;种苗移栽后用52.5%抑快净1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杀菌,随后搭建小拱棚保湿遮阳;幼苗长至5cm左右时,将茎的1-2个枝节压入基质,使苗头露出2-3片叶。

(三)营养液供给:

(1)营养液的配方:营养液配置营养元素以MS营养液中所含的营养元素组分为依据,参考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结果而定。大量元素以选用常规的生理酸性肥料为主,微量元素选用化学性试剂,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生育期营养液配方(见表一),1号营养液在定植后到第60天左右使用,60天以后换用2号营养液,3号营养液结薯中后期使用。

营养液配方

(2)营养液的配制:营养液配置是确保在配置和使用时不会产生难溶性化合物的沉淀,均衡的营养液配方,正确的配制方法配制出来的工作营养液是不会有难溶性物质沉淀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西吉县恒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西吉县恒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